Sitemap    Baidunews

道路以目


道路以目的词语
道路以目的意思

词语解释:

道路以目dàolùyǐmù

(1) 人们在路上hAo86.相遇时不敢打招呼,敢怒而不敢言,只能以目示意。形容反动统治的暴虐与专横

例百姓嗷嗷,道路以目。——《三国志·董卓传》英to be frightened into plete silence but to exchange their hatred with eyes

引证解释:

⒈ 路上相见,以目示意,不敢交谈。多表示政治黑暗暴虐。

引《国语·周语上》:“厉王虐,国人谤王, 邵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新唐书·颜真卿传》:“﹝李林甫﹞权宠日甚,道路以目。”
鲁迅《伪自由书·止哭文学》:“此后要防的是‘道路以目’了,我们等待着遮眼文学吧。”
亦作“道路侧目”。 《元史·阿鲁浑萨理传》:“桑哥为政暴横……所在囹圄皆满,道路侧目,无敢言者。”
《明史·李文祥传》:“朝野寒心,道路侧目。”
冰心《晚晴集·追念振铎》:“在‘四害’横行,道路侧目的时期,我常常想到振铎,还为他的早逝而庆幸!”

国语词典:

在道路中行走时相遇,却因有所顾忌而只敢以目示意,不敢发言。《国语.周语上》:「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三国志.卷六.魏书.董卓传》:「百姓嗷嗷,道路以目。」也作「道路侧目」。

成语解释

人们在路上相遇;只是相互看看;心里有怒怨;可什么话也不敢说。形容反动统治暴虐;社会上没有言论自由。

《国语 周语上》:“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此后要防的是“道路以目”了,我们等待着遮眼文学吧。(鲁迅《伪自由书 止哭文学》)

缄口不言、三缄其口

畅所欲言、敢说敢做

道路以目偏正式;作谓语;形容人们在暴政下没有自由。

查看更多

网络解释:

道路以目

道路以目,读音dào lù yǐ mù,汉语成语,在路上遇到不敢交谈,只是以目示意。形容人民对残暴统治的憎恨和恐惧。出自《史记·周本纪》。
道路以目释义
读音:dào

1.道路:铁~。大~。人行~。羊肠小~。

2.水流通行的途径:河~。下水~。黄河故~。

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合。头头是~。以其人之~,还治其人之身。得~多助,失~寡助。

4.道德:~义。

5.技艺;技术:医~。茶~。花~。书~。

6.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尊师重~。传~。卫~士。

7.属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院。~士。~姑。老~。一僧一~。

8.指某些封建迷信组织:一贯~。

9.线条;细长的痕迹:画了两条横~儿,一条斜~儿。

10.姓。

11.我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在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的下面设道。

12.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

13.说:~白。能说会~。一语~破。

14.用语言表示(情意):~喜。~歉。~谢。

15.说(跟文言“曰”相当,多见于早期白话)。

16.以为;认为:我~是谁呢,原来是你。

读音:lù

路lù(1)(名)道路:陆~|水~|大~|同~。(2)(名)路程:~很远|八千里~。(3)(名)(~儿)途径;门路:生~|活~儿。(4)(名)条理:理~|思~|笔~。(5)(名)地区;方面:南~货|外~人。(6)(名)路线:三~进军|七~公共汽车。(7)(名)种类;等次:这一~人|哪一~病。(8)(名)(Lù)姓。

读音:yǐ

以yǐ(1)(介)用;拿;按:~少胜多|喻之~理。(2)(介)依:~次就座。(3)(介)因:何~知之?(4)(介)表示目的:~待时机。(5)(介)〈书〉于;在(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6)〈书〉(连)跟‘而’相同:城高~厚;地广~深。以yǐ用在单纯的方位词前;组成合成的方位词或方位结构;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黄河~北|九年~前。

读音:mù

目mù(1)(名)眼睛:有~共睹|历历在~。(2)(动)〈书〉看:~为奇迹。(3)(名)大项中再分的小项:项~|细~|纲举~张。(4)(名)目录:书~|药~|剧~。(5)(名)生物学中把同一纲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目;如鸟纲中有雁形目、鸡形目等。目以下为科。

道路以目近义词
缄口不言,三缄其口,
道路以目反义词
敢说敢做畅所欲言,
道路以目造句

在反动派统治下,同志们见了,只能是道路以目。

在“四人帮”当道的年代,人们道路以目,敢怒而不敢言的情景真是不堪回首。

周厉王时,人们道路以目。

明代的监察人员可是散落在帝国的各个角落,虽然没有到道路以目的程度,但就刚刚的几句“欲与天公试比高”。

道路以目酱的更新票咱表示有心无力了。

偶语者弃市,腹诽者诛,道路以目。

方有恩权,无敢沮议,朝班相顾而失色,道路以目而吞声。

对者言其躁虐,纶怒,令吞夔以死,自是百姓惶骇,道路以目。

残酷的现实,让人体会到了道路以目的心境。

天宝以后,李林甫为相,深疾言者,道路以目。


上一词语:水土流失
下一词语:汤池山珍

词语大全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