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jiāshū
(1) 家庭成员写的书信
例家书一箧。——清·梁启超《谭嗣同传》英letter home(2) 家中拥有的书
英family books⒈ 家中所保存的书籍。
引《书序》:“我先人用藏其家书于屋壁。”
⒉ 家人来往的书信。
引《宋书·武帝纪中》:“皇后寝疾之际,汤药不周,手与家书,多所求告。”
唐杜甫《春望》诗:“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明袁凯《京师得家书》诗:“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郭沫若《洪波曲》第十一章六:“她们经常分组轮流到各伤兵医院去替伤兵写家书,洗衣服,任烹调,打扫病房等。”
家属来往的书信。唐.杜甫〈春望〉诗:「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三国演义.第三六回》:「程昱赚得徐母笔迹,乃倣其字体,诈修家书一封。」也作「家信」。
1. 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家庭。家眷。家长(zhǎng )。家园。家谱。家塾。家乡。家风。家训。家规。家喻户晓。如数家珍。
2. 家庭所在的地方:回家。老家。安家。
3. 居住:“可以家焉”。
4. 对人称自己的尊长、亲属:家祖。家父。家翁。家母。家慈。
5. 家里养的,不是野生的:家畜。家禽。
6. 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有某种身份的人家:酒家。农家。
7. 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有丰富实践经验及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专家。行(háng )家。作家。科学家。
8. 学术流派: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纵横家。诸子百家。
9. 量词,用于计算家庭或企业:一家人家。
10. 姓。
书读音:shū书shū(1)本义:(动)写字;记录;书写:(动)写字;记录;书写(2)(名)字体:隶~。(3)(名)装订成册的著作:一本~。(4)(名)书信:家~。(5)(名)文件:说明~。
店面成了货仓,乃一家书店开始朽坏的迹象。
竹报平安;不啻万金;战乱之中;尤其如是;从而孕育了少陵"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名句。
凯塞琳。凯丽。是这家书店的店主。你是……
说完急急忙忙地走出了这家书肆。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真非虚言也。
昨天,记者走访了位于新街口附近的一家书店,在三楼少儿文学区,最醒目的正前方位置是“世界名著书展”。
“我家中有妻儿老小一大家,他们怎样过春节最让我牵挂,这一封平安家书真抵得上万金。
一次偶然的机会,卢谷康在农家书屋看到一本关于蔬菜种植的读物,书中介绍,土壤分酸性土和碱性土,不同的土质应采用不同的施肥方法。
聂荣县抓好“牧家书屋”使用,书屋。
学医总须多读书,多看各家书籍,自然腹中渊博,胸有准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