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犹文坛。
引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总术》:“文场笔苑,有术有门。”
唐杨炯《遂州长江县先圣孔子庙堂碑》:“骇飞兔於文场,跃雕龙於笔海。”
元锺嗣成《凌波仙·吊范子英》曲:“诗筹酒令閒吟诗,占文场第一功。”
鲁迅《花边文学·小品文的生机》:“倘若真的是‘天地大戏场’,那么,文场上当然也一定有丑脚--然而也一定有黑头。”
⒉ 科举的考场。
引唐白居易《醉后走笔酬刘五主簿长句之赠》:“齐入文场同苦战,五人十载九登科。”
宋陆游《感旧赠超师》诗:“我赴文场君受戒,道边曾共望高宗。”
明冯惟敏《不伏老》第一折:“既然将琴剑书箱安下了,不免到文场前面,探消息,看条约,走一遭去,早来到场门前也。”
⒊ 戏曲乐队所用管弦乐器的统称。如京剧的胡琴、二胡、三弦、月琴、笛、唢呐等。同锣、鼓等“武场”合称场面。旧时习惯上也把演奏管弦乐的乐师称为“文场”。
⒋ 曲艺的一种,流行于广西桂林、柳州一带。
文士会集的处所。
文wén(1)(名)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中~。(2)(名)文章;作品:美~。(3)(名)文言:半~半白。(4)(名)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化|~明|~物。(5)(名)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6)(名)非军事的(跟‘武’相对):~职|~武双全。(7)(形)柔和;不猛烈:~雅|~火。(8)(形)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9)(名)古时称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身|~了双颊。(旧读wèn)掩饰:~过饰非。(名)关于读书人的:~人。(量)一~不值。姓。
场读音:cháng,chǎng[ chǎng ]1. 处所,许多人聚集或活动的地方:场子。场地。场所。
2. 量词,用于文娱体育活动:场次。
3. 比赛地,舞台:上场。下场。粉墨登场。捧场。
4. 戏剧作品和戏剧演出中因场景变化或人物上下场而划分的段落:三幕五场。
5. 物质存在的一种特殊形式:电场。磁场。
广西文场源远流长,它以唱腔曲牌丰富、音乐优美典雅、旋律性强等特点在曲艺世界享有盛名。
武场与文场的最大区别就是事先要不要敲锣以烘托渲染舞台气氛。
乐队由以胡琴为主奏东的文场和打击乐器的武场组成,指挥者是掌鼓板的鼓师。
其表演特点是,文场活泼明快,武场激烈奔放,文武场大气磅礴。
武场为锣、鼓、镲和手锣等打击乐器,文场为板胡、二胡、笛子、三弦、笙等管弦乐器。
中国古代戏曲伴奏需要文场和武场。
现在我们来看看,“文场”的四件主要乐器。
其四,乐队的文场从一把四胡变为小民乐队,武场从“双跨”改为四人分奏,大大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功能。
而文场的音乐与唱腔却又是音韵缭绕、幽美动听。
还没开戏,文场已经坐在舞台边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