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意谓俭约过甚。后以坚守节操,矢志不渝为“苦节”。
引《易·节》:“节,亨。苦节,不可贞。”
孔颖达疏:“节须得中。为节过苦,伤於刻薄。物所不堪,不可復正。故曰‘苦节,不可贞’也。”
《汉书·苏武传》:“以武苦节老臣,令朝朔望,号称祭酒,甚优宠之。”
宋陆游《涟漪亭赏梅》诗:“苦节雪中逢汉使,高标泽畔见湘纍。”
明孙仁孺《东郭记·殆不可复》:“想於陵仲子真清洁,处尘世甘心苦节。”
鲁迅《华盖集·“碰壁”之后》:“就如中国历来的大多数媳妇儿在苦节的婆婆脚下似的,都决定了暗淡的运命。”
坚苦卓绝,守志不渝。
苦kǔ(1)本义:像胆汁或黄连的味道。(2)(名)难受;痛苦:~笑|艰~|愁眉~脸|~尽甘来。(3)(动)使痛苦;使难受:解放前;一家五口都仗着他养活;可~了他了。(4)(动)为某种事物所苦:~旱|~夏。(5)(形)有耐心地;尽力地:~劝|~于|~思|勤学~练。(6)(副)〈方〉除去得太多;损耗太多:指甲剪得太~了|这双鞋穿得太~了;不能修理了。
节读音:jié,jiē[ jié ]1.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节。节外生枝。
2.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关节。两节车厢。
3. 段落,事项:节节(一段一段地,逐步)。节目。
4.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节气。节令。
5.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节日。
6. 礼度:礼节。
7.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节奏。节拍。节律。
8. 操守:节操。晚节。变节。高风亮节(高尚的品德和节操)。
9. 省减,限制:节省。节制。开源节流。
10. 略去,简略:节选。节录。
11.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符节。使节。
12.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