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map    Baidunews

通海


通海的词语
通海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与海外交往。 2.与海洋通连。 3.特指清初与据守海上的抗清将领郑成功等往来。

引证解释:

⒈ 与海外交往。

引唐张籍《送金少卿副使归新罗》诗:“通海便应将国信,到家犹自著朝衣。”
郑观应《致考察南洋商务张弼士侍郎书》:“通海以来,渐知效法泰西,开学堂、设公司、振商务、兴实业、重工艺。”

⒉ 与海洋通连。

引《元史·食货志一》:“又开胶莱河道通海,劳费不貲,卒无成效。”
清魏源《<江南水利全书>叙》:“海口筑坝,以防浑潮倒灌之患,可灌田而不可通海,岂非地势使然哉!”

⒊ 特指清初与据守海上的抗清将领郑成功等往来。

引《清史稿·圣祖纪一》:“御史田六善言奸民告訐,於南人不曰‘通海’,则曰‘逆书’。”
鲁迅《<二心集>序言》:“宋末有所谓‘通虏’, 清初又有所谓‘通海’,向来就用了这类的口实,害过许多人们的。”

网络解释:

通海 (汉语词汇)

通海,拼音tōng hǎi,出自唐张籍《送金少卿副使归新罗》诗。
通海释义
读音:tōng,tòng[ tōng ]

1.没有堵塞,可以穿过:管子是~的。山洞快要打~了。这个主意行得~。

2.用工具戳,使不堵塞:用通条~炉子。

3.有路达到:四~八达。火车直~北京。

4.连接;相来往:沟~。串~。私~。~商。互~有无。

5.传达;使知道:~知。~报。~个电话。

6.了解;懂得:~晓。精~业务。粗~文墨。不~人情。他~三国文字。

7.指精通某一方面的人:日本~。万事~。

8.通顺:文章写得不~。

9.普通;一般:~常。~病。~例。~称。

10.姓。

读音:hǎi

1.大洋靠近陆地的部分,有的大湖也叫海,如青海、里海。

2.比喻连成一大片的很多同类事物:人~。火~。

3.大的(器皿或容量等):~碗。~量。

4.古代指从外国来的:~棠。~枣。

5.极多(后面一般跟“了、啦”等):街上的人可~啦!

6.漫无目标地:~骂。她丢了支笔,~找。

7.毫无节制地:~吃~喝。

8.姓。


上一词语:大军
下一词语:海通

词语大全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