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工具.)六出liùchū
(1) 雪花的别称
例草木花多五出,花雪独六出。——《宋书·符瑞志下》英snowflower⒈ 花分瓣叫出,雪花六角,因以为雪的别名。
引《太平御览》卷十二引《韩诗外传》:“凡草木花多五出,雪花独六出。雪花曰霙。”
南朝陈徐陵《咏雪》:“岂若天庭瑞,轻雪带风斜。三农喜盈尺,六出儛崇花。”
唐元稹《赋得春雪映早梅》诗:“飞舞先春雪,因依上番梅。一枝方渐秀,六出已同开。”
宋王禹偁《贺雪表》:“靡神不举,有感则通,遂令六出之祥,大副三农之望。”
清赵翼《戏作》诗:“凝寒所成固其理,何以片片六出俱?”
⒉ 谓一花生六瓣。
引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上:“东海郡尉于台有杏一株,花杂五色,六出,号六仙人杏。”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广动植之三》:“诸花少六出者,唯梔子花六出。 陶真白言:梔子剪花六出,刻房七道,其花香甚。”
宋陆游《二友》诗:“清芬六出水梔子,坚瘦九节石菖蒲。”
⒊ 古代妇女有“七出”之条,犯其一条即被休弃,唯帝王、诸侯之妻,无子不出,称为“六出”。参见“七出”。
引《仪礼·丧服》“出妻之子为母” 唐贾公彦疏:“七出者,无子一也,淫泆二也,不事舅姑三也,口舌四也,盗窃五也,妒忌六也,恶疾七也。天子、诸侯之妻无子不出,唯有六出耳。”
雪花。因雪似花瓣分为六片,故称为「六出」。
[ liù ]
1. 数名,五加一(在钞票或单据上常用大写“陆”代):六书(古时分析汉字形、音、义而归纳出来的六种造字法)。六甲。六艺(a.古时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艺;b.六经)。六欲(佛教名词,指“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泛指人的各种欲望)。六合(“东”、“南”、“西”、“北”、“上”、“下”,用以指天地和宇宙)。六亲(较早是指“父”、“母”、“妻”、“子”、“兄”、“弟”;泛指所有亲属)。六经(六种儒家经典,即《诗》、《书》、《易》、《礼》、《乐》、《春秋》)。六畜(六种家畜,指“猪”、“牛”、“羊”、“马”、“鸡”、“狗”)。六朝(cháo )(“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中国江苏省南京市,后又泛称“南北朝”)。六腑(中医指“胃”、“胆”、“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言诗。六弦琴。
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5”。
出读音:chū出chū(1)(动)从里面走向外面:~来|~席。(2)(动)超出。(3)(动)往外拿:~主意。(4)(动)出产、产生、发生:~问题。(5)(动)发出:~汗。(6)(动)显露:~名。(7)(动)显得量多:不~数。(8)(动)支出:~纳。(9)(名)〈方〉跟“往”连用;表示向外:快往~走。(量)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中的一个独立剧目叫一出:一~戏。(动)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从里往外:跑~大门。(动)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完成。含有从隐蔽到显露或从无到有的意思:做~成绩。(助)用在形容词后;表示超出:快往~走。(量)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中的一个独立剧目叫一出
特雷德韦曾考虑首先在六出九个事件,她出席了会议。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度琼枝。
生日送福语!祝你事业一帆风顺,好运接二连三,财运五湖四海,智慧六出奇计,才学七步成章,做事八面玲珑,地位九五至尊,诸事十全十美!
几番温柔几番情,几多体贴几多真,一心赤诚为人民,二话不说忠职守,四季如一来奉献,六出奇计保健康,八方病患皆亲友,实心实意勤照看,百无一失技精湛。护士节到了,愿护士朋友们。
蜀汉武乡侯诸葛亮,六出祁山未果,却在五丈原阳寿殆尽。
如果张三长得贼眉鼠眼,李四就可能不同意张三有周六出去下棋的消极自由了。
诸葛孔明困守一隅之地,六出祁山,虚费钱粮,功业小成,何如此之浅陋!
取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明灯四十九盏,一心只为酬三愿。
地处中原东北方的东胡依旧是一片风雪景象,漫天的六出冰花在兰陵分外少见,就连一向不以物喜的夏倾鸾也被万里冰封所吸引,暮色之中默然长立。
如隆中妙对,巧借东风,赤壁之战,巧取四郡,奇袭荆州,六出祁山,七擒孟获等,无不闪其智慧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