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中医名词。一般指右肾。
引《难经·三十六难》:“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命门者诸神精之所舍,原气之所繫也,故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繫胞。”
《云笈七籤》卷五六:“右肾谓之命门。”
⒉ 中医名词。经络穴位名,在第十四至十五脊椎之间骨缝中,属督脉经。主治腰痛、遗精、便泄、崩漏等症。
引《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奇经八脉总歌》:“腰俞阳关入命门,悬枢脊中中枢长。”
《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奇经八脉总歌》:“十六阳关十四命,三一悬枢脊中央。”
原注:“十四椎下,命门穴也。”
⒊ 中医名词。睛明穴的别称。亦用以代指眼睛。
引《灵枢经·根结》:“太阳根於至阴,结於命门,命门者,目也。”
⒋ 相术家名词。谓面部左右当耳处。
引《天雨花》第八回:“黑绕太阳天庭暗,青遮口角命门昏。”
经穴名。在两肾之间。
命mìng(1)(名)生命;性命。(2)(名)命运(3)(名):算~。(4)(名)(动)命令(5)(名);指派:~驾。(6)(名)(名)命令(7)(名);指示:奉~|待~。(8)(名)(动)给与(名称等):~名|~题。
门读音:mén门mén(1)(名)房屋、车船或用围墙、篱笆等围起来的地方的出入口:前~|屋~|送货上~。(2)(名)装置在上述出入口;能开关的障碍物;多用木料或金属材料做成:铁~|栅栏~儿|两扇红漆大~。(3)(名)(~儿)器物可以开关的部分:柜~儿|炉~儿。(4)(名)形状或作用像门的:电~|水~|气~|闸~。(5)(名)(~儿)门径:窍~|炼钢的活儿我也摸着点~儿了。(6)(名)旧时指家族或家族的一支;现在指一般的家庭:满~|双喜临~|张~王氏|长~长子。(7)(名)宗教、学术思想上的派别:儒~|佛~|左道旁~。(8)(名)传统指称跟师傅有关的:拜~|同~|~徒。(9)(名)一般事物的分类:分~别类|五花八~。(名)生物学中把具有最基本最显著的共同特征的生物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门;如原生动物门、裸子植物门等。门以下为纲。(名)压宝时下赌注的位置的名称;也用来表示赌博者的位置;有“天门”、“青龙”等名目。(量)ɑ)用于炮。b)用于功课、技术等。(Mén)姓。
实践操作时,中年人可以考虑灸关元、足三里、气海、三阴交、神阙等穴位,老年人可以考虑灸百会、命门、涌泉、大椎、膏肓俞等穴位。
每个人都有个命门,可能你不高,可能年纪比他小,但是只要你坚持,不要仓促的否定掉自己,给自己的一个希望,缘分就会不一样。
功法中有不少动作要求意想膻中、命门、劳宫、涌泉等穴,就是为了加强经气的流注和畅通。
古力和李世石就像两位武功盖世的高手,招招奔着对方的“命门”而去,看得人眼光缭乱。
里虚而痛,是阴不足,必须养营,上虚而痛,是心脾受伤,必须补中,下虚而痛,是脱泄亡阴,必须速救脾肾、湿补命门。
腰部有督脉之命门穴,以及足太阳膀胱经的肾俞、气海俞、大肠俞等。
此法可温肾健腰,腰部有督脉之命门穴,以及足太阳膀胱经的肾俞、气海俞、大肠俞等穴,搓后感觉全身发热,具有温肾强腰、舒筋活血等作用。
在足阳明胃经的足部作由下而上轻快的擦法,并揉太溪、三阴交、殷门诸穴各一分钟,按揉肾俞、命门一分钟,均以酸胀为度,擦涌泉至热为佳。
晚明赵献可、张景岳创立温补学派,赵献可的命门学说对后世的中医基础理论有较深远的影响。
腰部有督脉之命门穴,以及足太阳膀胱经的肾俞、气海俞、大肠俞等穴,上述方法具有温肾强腰、舒筋活血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