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相传隋炀帝凿汴河时自制《水调歌》, 唐人演为大曲,“歌头”即指全曲之首章。又,截大曲多遍之开头部分,倚声填词,亦谓“歌头”。参阅唐刘餗《隋唐嘉话》补遗。
引唐王建《闲说》诗:“歌头舞遍回回别,鬢样眉心日日新。”
《词谱》卷二三“水调歌头”:“《水调》乃唐人大曲,凡大曲有歌头,此必裁截其歌头,另倚新声也。”
⒉ 词牌名。 五代李存勗有《歌头》词,见《尊前集》。亦为“水调歌头”的简称。
引宋李弥逊《水调歌头·次向伯恭芗林见寄》词:“西风里,多少恨,寄《歌头》。”
⒊ 指领唱者。
引宋周密《武林旧事·大礼》:“每队各有歌头,以彩旗为号,唱和杵歌等曲以相。”
唐宋燕乐大曲的中间部分,以歌唱为主,间或合以舞蹈。
歌gē(1)(名)歌曲:民~|山~儿|唱一个~儿。(2)(动)唱:~者|高~一曲。
头读音:tóu,tou[ tóu ]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
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梳~。平~。分~。你的脸形留这种~不合适。
3.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笔~儿。中间粗,两~儿细。
4.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儿。提个~儿。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儿啊!
5.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儿。蜡~儿。铅笔~儿。
6.头目:李~儿。他是这一帮人的~儿。
7.方面:他们是一~儿的。心挂两~。
8.第一:~等。~号。
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车。~马。~羊。
10.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