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没有诚信。
引《左传·襄公九年》:“要盟无质,神弗临也。”
孔颖达疏:“质,诚也。”
《左传·昭公十六年》:“楚子闻蛮氏之乱也与蛮子之无质也,使然丹诱戎蛮子嘉杀之,遂取蛮氏。”
杜预注:“质,信也。”
⒉ 没有实体。
引南朝梁沉约《难范缜<神灭论>》:“形既无知,神本无质。”
唐李商隐《圣女祠》诗:“无质易迷三里雾,不寒长著五銖衣。”
[ wú ]
1.没有(跟“有”相对):从~到有。~产阶级。有则改之,~则加勉。
2.不:~论。~须。
3.不论:事~大小,都有人负责。
4.同“毋”。
5.姓。
[ mó ]
见【南无】。
质读音:zhì质zhì(1)(名)性质;本质:实~|~的变化。(2)(名)质量:保~保量。(3)(名)物质:~粒|~料。(4)(形)朴素;单纯:~朴。质zhì(动)询问;责问:~问|~询。质zhì(1)(动)抵押:以衣物~钱。(2)(名)抵押品:以此物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