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古时对海疆、边陲地区的居民或民族的泛称。
引三国魏阮籍《采薪者歌》:“留侯起亡虏,威武赫荒夷。”
《文选·卢谌<赠崔温>诗》:“李牧镇边城,荒夷怀南惧。”
李善注引《史记》:“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代雁门,备匈奴。”
宋冉琇《秦吉了》诗:“一朝不终惠,零落投荒夷。”
荒huāng(1)(形)荒芜:地~了。(2)(形)荒凉:~村|~郊|~岛。(3)(形)荒歉:~年|备~。(4)(形)荒地:生~|开~|垦~。(5)(形)荒疏:别把功课~了|多年不下棋;~了。(6)(形)严重的缺乏:煤~|饥~。(7)(形)不合情理:~廖|~诞。(8)(形)〈方〉不确定的:~信|~数儿。(9)(形)〈书〉迷乱;放纵:~淫。
夷读音:yí1.平坦;平安:化险为~。
2.破坏建筑物(使成为平地):烧~弹。~为平地。
3.灭掉;杀尽:~灭。~族。
4.我国古代称东方的民族,也泛称周边的民族:淮~。四~。
5.旧时泛指外国或外国人:~情。华~杂处。
6.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