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四方极远之地。
引《楚辞·离骚》:“览相观於四极兮,周流乎天余乃下。”
朱熹集注:“四极,四方极远之地。”
秦李斯《峄山刻石》:“皇帝立国,维初在昔,嗣世称王,讨伐乱逆,威动四极,武义直方。”
唐杨炯《遂州长江县先圣孔子庙堂碑》:“歷三辰而玉步,照四极而金声。”
金完颜璹《自适》诗:“小斋蜗角许,夜卧膝仍屈;能以道眼观,宽大犹四极。”
⒉ 指四方极远之国。
引《尔雅·释地》:“东至於泰远,西至於邠国,南至於濮铅,北至於祝栗,谓之四极。”
郭璞注:“四极,皆四方极远之国。”
⒊ 四境。
引《管子·问》:“官府之藏,彊兵保国,城郭之险,外应四极。”
尹知章注:“四极,谓国之四鄙也。”
汉晁错《对贤良文学策》:“四极之内,舟车所至,人迹所及,靡不闻命,以辅其不逮。”
清徐昂发《经广武城》诗:“四极失所制,关塞起龙争。”
⒋ 古代神话传说中四方的擎天柱。
引《淮南子·览冥训》:“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顓民,鷙鸟攫老弱。於是女媧鍊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鼇足以立四极……苍天补,四极正。”
清侯方域《拟思宗改元颁示百官廷臣谢表》:“新炼媧妃之石,玉清仍是九层;更筑共工之山,坤维安於四极。”
⒌ 古代天文学名词。指日月周行四方所达的最远点。
引《周髀算经》卷下:“凡日月运行,四极之道。”
赵爽注:“运,周也。极,至也,谓外衡也。日月周行四方,至外衡而还,故曰四极也。”
元揭傒斯《铜仪》诗:“飞龙缠四极,黄道界中天。”
⒍ 指四肢。
引《素问·汤液醪醴论》:“四极急而动中,是气拒於内,而形施於外,治之奈何?”
王冰注:“四极言四末,则四肢也。”
清顾炎武《将远行作》诗:“神明运四极,反以形骸拘。”
四方极远的地方。
四sì(1)本义:数目;三加一后所得。(名)(2)数目:~个|~位。(3)姓。(4)我国民族音乐上的一级。
极读音:jí极jí(1)(名)顶点;尽头:登峰造~|无所不用其~(用尽可能使用的各种手段)。(2)(名)地球的南北两端;磁体的两端;电源或电器上电流进入或流出的一端:南~|北~|阴~|阳~。(3)(动)尽;达到顶点;~力|~目四望|物~必反|~一时之盛。(4)(形)最终的;最高的:~度|~端|~量。(5)(副)表示达到最高度:~重要|~少数。注意:~重要|~少数。注意
基本方法是由多个作弯曲振动的压电振子构成了圆弧阵辐射器,通过改变圆弧阵上压电振子的组合方式和振动相位,使该圆弧阵成为单极子源、偶极子源和四极子声源。
结束电偶极辐射之讨论。定性解释电四极特性及磁偶极辐射。
采用小参数展开法和哑铃型模型法计算双星的引力辐射,并导出熟知的四极引力辐射功率表达式,数值计算所得的结果与天文观测的两级相自洽,且比其它的计算方法简便。
文中阐述了四极磁透镜边缘场的三种处理方法,用这三种方法计算了透镜的输运矩阵。
因此本文在有心力场单电子近似下,利用平均原子模型研究了电四极及更高阶跃迁对金元素的高温稠密等离子体辐射不透明度的贡献。
他将向列邦高举旗帜,召集以色列的流徙者,由大地四极聚集犹大的离散者。
浮云脚下而过,衣襟临风飘舞鼓荡,松涛阵阵,有三两白鹤欢鸣,九霄天青,四极寥廓,这里,是巅峰,是整个天下都要仰望的所在。
她炼五色石以补天上裂缝,断鳌足以支撑苍天的四极,杀黑龙以救黎民,积芦灰以止洪水。
通过分析电四极矩的两个定义的异同,举例分析它们求电势的方法。
根据张量理论找到一个二阶对称张量及相应的四极矩,然后引进一个包含轨道角动量在内的新的角动量,用它们表征谐振子的动力学对称性并求出谐振子的能级及其简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