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佛教语。僧人在夏季三月须安居静修,谓坐夏;坐夏期内出外谓“破夏”。参见“坐夏”。
引唐善生《送玉禅师》诗:“入郭随缘住,思山破夏归。”
《景德传灯录·义玄禅师》:“师因半夏上黄蘗山 ……住数日乃辞去。 黄蘗曰:‘汝破夏来,不终夏去?’”
⒉ 入夏。
引苏曼殊《非梦记》:“破夏, 遣凡约生赴鼎湖,居报恩寺四十餘日,病仍弗瘳。”
僧人不守清戒而出法界外游,称为「破夏」。
破pò(1)(形)完整的东西受到损伤而变得不完整:~烂|手~了|书~了。(2)(动)使损坏:~釜沉舟。(3)(动)使分裂;劈开:势如~竹|~开西瓜。(4)(动)整的换成零的:~零钱。(5)(动)突破;破除(规定、习惯、思想等):~格|~例|不~不立。(6)(动)打败(敌人);打下(据点):大~敌军|城~了。(7)(动)花费:~钞|~费。(8)(动)〈口〉不顾惜:~工夫。(9)(动)使真相露出;揭穿:一语道~。(形)讥讽质量等不好:一语道~。(形)讥讽质量等不好
夏读音:xià夏xià(名)夏季:~日。夏xià(1)(名)朝代名;禹所建:~朝。(2)(名)指中国:华~。(3)(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