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寄身;安身。
引唐刘长卿《小鸟篇上裴尹》:“衔花纵有报恩时,择木谁容托身处。”
宋孔平仲《西行》诗:“鞅掌未能逃物役,乾坤何处托身安。”
明宋濂《瑞安吴门三贞母墓版文》:“为汝之计,莫若托身势家而心存吴氏。”
郑振铎《海燕》:“托身于浮宅之上,奔驰于万顷海涛之间。”
⒉ 犹托生。参见“托生”。
引清李渔《蜃中楼·结蜃》:“有两个顽仙,一双玄女,偶犯小过,謫落人间。那顽仙托身,一个姓柳,一个姓张。”
寄身。
托tuō(1)(动)本义:寄托:寄托(2)(动)手掌或其他东西向上承受(物体):~起|~盘。(3)(名)(托儿)托子;类似托子的东西:花~。(4)陪衬:烘~|衬~。(5)(动)委托;寄托:拜~|恳~。(6)(动)推托。(7)(动)依赖。(8)(名)压强单位;一托等于一毫米汞柱的压强;一大气压为760托。旧作乇(tuō)。
身读音:shēn身shēn(1)(名)身体:~上。(2)(名)指生命:奋不顾~。(3)(名)自己;本身:以~作则。(4)(名)人的品格和修养:修~。(5)(名)物体的中部或主要部分:车~|船~。(6)(名)(~儿)(量)用于衣服:做两~儿制服。
有美人兮来何迟,日既暮兮华色衰。敢托身兮长自私。
莱维斯图被秦朗镇压智之后,秦朗的目标放在了费墨斯托身上,对于这样两面三刀、出尔反尔的家伙,自然是不能放过的。
“羿请不死之药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
您等啸聚山林,终不是长久之策,绿林中也非豪杰托身之处,还是早谋出路,去邪归正,勿自陷其身。
讲到湘兰迫于生活,托身风尘乐籍,受摧受辱极矣!而他自己也困于贫苦,幸亏是男性,否则也会和湘兰一样遭摧辱的。
这部戏充满了古典和理想主义的内容与态度,而托身的形式却是当时最前卫的电视剧。
一些心地善良,不忍拖人落水做替身的水鬼,在鬼话中虽然不能马上托身转世为人,却往往能够在冥府升官,或最终总能感动冥府阎王,甚至得到阎王的特许转生为人。
许多僧尼,削发披缁,托身外名,归净域实恋尘缘,欺男霸女,荒淫无度,有时连鞑庭官宦都得退让三分。
但张正祥很失望,他们谈得更多的不是金线鱼保护区,而是退休后来此建房以享清福,有人甚至说找到了死后的托身之所。
虽然传统儒学不能与传统制度划等号,但它确实托身于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