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见:玄鉴 ,玄鉴
⒈ 亦作“玄鑑”。
⒉ 犹明镜,喻高明的见解。
引《淮南子·脩务训》:“诚得清明之士,执玄鑑於心。照物明白,不为古今易意。”
高诱注:“玄,水也;鑑,镜也。”
唐武则天《郊庙歌辞五》:“丹襟式敷衷恳,玄鉴庶察微诚。”
明杨慎《孝津行》诗:“川后垂玄鉴,江妃怜丹衷。”
⒊ 明察;洞察。见“玄鉴”。
引晋葛洪《抱朴子·行品》:“夫惟大明,玄鉴幽微。”
《旧唐书·太宗纪上》:“太宗幼聪睿,玄鉴深远。”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九:“好个李判官,精悟玄鉴,与梦语符合如此。”
玄xuán(1)(形)黑色:~狐。(2)(形)深奥:~妙|~理。(3)(形)玄虚;靠不住:这话真~。
鉴读音:jiàn鉴jiàn(1)(名)镜子(古代用铜制成)。(2)(动)照:水清可~。(3)(动)仔细看;审察:~别|~定。(4)(名)可以作为警戒或引为教训的事:引以为~|前车之覆;后车之~。(5)(动)旧式书信套语;用在开头的称呼之后;表示请人看信:惠~|台~|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