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守gōng-shǒu
(1) 攻击和守卫
(.好工具)英offend and defend⒈ 攻取与守卫;进攻与防守。
引汉贾谊《过秦论上》:“仁心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宋曾巩《请减五路城堡札子》:“故敌虽万变,涂虽百出,而形势足以相援,攻守足以相赴。”
章炳麟《国故论衡·论式》:“游谈恣肆而无法程,常论宽缓而无攻守。”
⒉ 指攻击守卫用的器具。
攻击和守备。
如:「这场球赛,双方的攻守都非常出色,不分上下。」
攻gōng(1)(动)攻打(跟‘守’相对):围~|~城|~下敌人的桥头堡。(2)(动)对别人的过失、错误进行指责或对别人的议论进行驳斥:群起而~之。(3)(动)致力研究;学习:他是专~地质学的。
守读音:shǒu守shǒu(1)(动)基本义:防守:防守(2)(动)守候;看护:~护。(3)(动)遵守;遵循:~法|~约。(4)(动)靠近;依傍:~着水的地方;可多种稻子。
为了欺骗舆论,这两个团伙私下订立了攻守同盟。
在这场篮球比赛中,我班最初连连失利,后来改变了战术,调整了攻守力量,终于转败为胜。
战国时期,六国订立攻守同盟,联合抗秦。
在这场比赛中,我班足球队起初连连失利,但后来改变了攻守战术,终于转败为胜,击败了对方。
这几个贪官虽然订立了攻守同盟,但也不是铁板一块,最后还是被分化瓦解了。
每到一处,朱武皆备细介绍山川若何、驻军几何、攻守策略如何,萧让与裴宣亦不时插话,尽展胸中丘壑。
所以为什么不开始围攻守旧的文学期刊杂志呢?
赵王采用虞卿之策,遣使赴齐商洽合纵事宜,并与魏国签订攻守同盟。
尽管明哥当时的话可能是说给张春来,可他的用意很明显,什么毒誓一类的攻守同盟,都没有用,互相揭底和攻守同盟,都是蠢货干的事情。
同时,我武汉外围五阅月之苦战恶斗,已予敌人莫大之打击,而树立我民族复兴之自信心,与发扬我军攻守之战斗再接再厉之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