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
禁止销毁铜钱以铸铜器﹐并收缴hAo86.铜器。
引证解释:
⒈ 禁止销毁铜钱以铸铜器,并收缴铜器。
引金元好问《中州集·蔡太常珪》:“正隆三年铜禁行,官得三代以来鼎钟彝器,无虑千数。”
《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二十八年》:“前后铜禁,行之不严,殆成虚文。”
网络解释:
铜禁
铜禁是西周礼器,名禁,周天子只赐予周王室同姓的诸侯王及三公。殷商无禁器。《仪礼·士冠礼》注:“名之为禁者,因为酒戒也。”“禁”这一礼制器,作于周武王灭商之后。周公旦以周成王之命作《尚书·酒诰》,告诫初封殷故都朝歌的康叔封只有在祭祀时才可以饮酒且不能喝醉。《尚书·酒诰》中禁酒之诰基本上可归结为:“饮惟祀”(只有在祭祀时才能饮酒且不能喝醉);“无彝酒”(不要经常饮酒,平常少饮酒,以节约粮食);“执群饮”(禁止聚众饮酒,若发现抓起来杀掉);“禁沉湎”(禁止喝醉酒)。用酒祭祀与敬神,养老奉宾,都可以饮酒,就是不能喝醉与聚众饮酒,这构成了中国西周禁酒思想的主体。到了周平王东迁洛阳,礼乐崩坏,周朝的禁酒令也如同一纸空文,几乎无人执行了。
铜
读音:tóng铜tóng(名)金属元素;铜的元素是工业的重要原料。
禁
读音:jīn,jìn[ jìn ]
1. 不许,制止:禁止。禁绝。禁书。禁令。禁赌。禁欲。禁锢。
2. 法律或习惯上制止的事:犯禁。违禁品。
3. 拘押:囚禁。监禁。禁闭。
4. 古代称帝王的地方:宫禁。禁苑。禁卫。禁军(古代指保卫京城或宫廷的军队)。
5. 不能随便通行的地方:禁地。禁区。
6. 避忌: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