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冰。因其薄而易裂,多喻指危险的境地或容易消失的事物。
⒈ 春天的冰。因其薄而易裂,多喻指危险的境地或容易消失的事物。
引《书·君牙》:“心之忧危,若蹈虎尾,涉于春冰。”
孔传:“春冰畏陷。”
南朝齐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念负重於春冰,怀御奔於秋驾。”
唐李群玉《杜门》诗:“达生书一卷,名利付春冰。”
宋陆游《示二子》诗:“岂不怀荣畏友朋,一生凛凛蹈春冰。”
春日未化的冰。
春chūn(1)(名)春季;一年的第一季。(2)(名)男女情欲:~情。(3)(名)姓。
冰读音:bīng冰bīng(1)(名)水在摄氏零度或零度以下凝结成的固体。(2)(动)因接触凉的东西而感到寒冷:刚到中秋;河水已经有些~腿了。(3)(动)把东西和冰或凉水放在一起使其凉:把汽水~上。
天下有两薄:春冰薄,人情更薄。
那些恨在细水长流的相处中如春冰消融于温暖的早晨,如落樱消散于仲夏的午后,取而代之的是熟悉的,想要保护对方、永生只执子之手的冲动。微酸袅袅。
他小心翼翼,如履春冰,用心修补因内乱外患而造成的衰微国势;他信奉黄老的哲学,爱惜民力,无为而治,努力使江南重现草长莺飞的蓬蓬生机。
春冰虎尾:踩着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我是命薄薄于春冰,身贱贱于秋叶,嘴说得流鲜血,你也听不进去;我们是路异异于云泥,清浊同于泾渭,话说得八面光,也是白费口舌!
转过脸来突然看到她,先是惊诧,然后眼底一点点微蕴的笑意,便如春冰初融,而绿意方生。匪我思存。
他现在如履春冰,凡事都很小心。
进入不见天日的深山老林之中,使人如临虎尾春冰。
三天,这三天我犹如委肉虎蹊,春冰虎尾,朝不虑夕呀!
虎尾春冰:踩着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