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给zìjǐ
(1) 依靠自己生产,满足自己需要
(好工具.)英self-sufficient;selfsupporting⒈ 依靠自己生产,满足自己需要。
引《史记·循吏列传》:“以嗜鱼,故不受也。今为相,能自给鱼;今受鱼而免,谁復给我鱼者?吾故不受也。”
《后汉书·李恂传》:“﹝李恂﹞后坐事免,步归乡里,潜居山泽,结草为庐,独与诸生织席自给。”
唐皇甫冉《送田济之扬州赴选》诗:“家贫不自给,求禄为荒年。”
明陶宗仪《辍耕录·隐逸》:“﹝吕徽之﹞博学能诗文,问无不知者,而安贫乐道,常逃其名,耕渔以自给。”
自己供给自己的生活所需。
如:「躬耕自给」。
自zì(1)(代)自己:~爱|~备|~便|~费|~供|~家|~荐|~救|~勉|~弃|~谦|~强|~杀|~述|~诉|~习|~信|~省|~许|~选|~学|~专|~足|~不量力|~掘坟墓|~鸣清高|~投罗网|~我批评|~言~语|~作聪明。(2)(副)自然;当然:~不待言|~当努力|~有公道。自zì(介)从;由:~古|~外|~小|~远而近。
给读音:gěi,jǐ[ jǐ ]1. 供应:供给。补给。给养。自给自足。
2. 富裕,充足:家给人足。
3. 敏捷:言论给捷。
陶渊明非常快乐地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自给自足和自然经济不能促进生产的飞跃发展。
人们都希望过着自给自足无忧无虑的日子。
我国虽然人口众多,但粮食已经可以自给自足。
战士们开荒种地,纺纱织布,不到两年时间就做到了丰衣足食,自给自足。
要教育人民自力更生,自给自足,解决生活问题。
中国历来是自给自足的"中史之国。"。
定居到这个地方的人一直都很努力的工作,自给自足。
以前人们过的是自给自足的生活。
直到整个计画成功到可以自给自足,我们才会开始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