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人影摇晃貌。
引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二五:“他赶忙走去,只见里面黑幢幢的,人影很杂乱。”
廖政国《芦家滩痛歼日寇》:“不一会,黑幢幢的人影越过了开阔地,火光一闪,轰隆隆响起了一片炮弹爆炸声。”
⒉ 人、物矗立貌。
引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九章:“郭振山高大的庄稼汉身躯,黑幢幢地站在苜蓿地里。”
余龙贵《战斗在浙西南·腾云驾雾》:“又走了一程,依稀看到沿山沟边,有几间黑幢幢的屋子。”
黑hēi(1)(形)像煤或墨的颜色;是物体完全吸收日光或与日光相似的光线时所呈现的颜色(跟‘白’相对)。(2)(形)黑暗:天~了|屋子里很~。(3)(形)秘密;不公开(多指违法的):~市|~话。(4)(形)坏;狠毒:~心。(5)(形)象征反动:~帮。(6)(形)(Hēi)姓。
幢读音:chuáng,zhuàng[ chuáng ]1. 古代原指支撑帐幕、伞盖、旌旗的木竿,后借指帐幕、伞盖、旌旗。
2. 〔幢幢〕形容影子摇晃,如“人影幢幢”。
3. 刻着佛号或经咒的石柱:经幢。石幢。
[ zhuàng ]1. 量词,指房屋:一幢大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