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初学记》卷十一引三国吴谢承《后汉书》:“郑弘为临淮太守,行春,有两白鹿随车,夹轂而行。
引弘怪问主簿黄国鹿为吉凶,贺曰:‘闻三公车轓画作鹿,明府当为宰相。’ 弘后果为太尉。”
后因以“画鹿轓”为咏三公之典。 宋苏轼《次韵答钱穆父用杭越唱酬韵作诗见寄》:“玉堂不著扶犁手,霜鬢偏宜画鹿轓。”
亦作“画鹿车”。 宋梅尧臣《送周谏议知襄阳》诗:“里儿尚唱《铜鞮曲》,耆旧争随画鹿车。”
画huà(1)(动)用笔或类似笔的东西做出图形(基本义):~画儿|~人像|~山水。(2)(名)(~儿)画成的艺术品:山水~|年~|风景~。(3)(形)用画儿装饰的:~屏|~栋雕梁。画huà(1)(动)用笔或类似笔的东西做出线或作为标记的文字:~线|~押。(2)(名)汉字的一笔称一画:笔~。
鹿读音:lù鹿lù(1)(名)哺乳动物;种类很多;四肢细长;尾巴短;一般雄兽头上有角;嫩角上有茸毛;内含血液;是贵重的药材。(2)(Lù)姓。
轓读音:fān1.古代车箱两旁反出如耳的部分,用以障蔽尘泥。
2.车:“昆云今驾鹿~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