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前十年(西元1902)由英歛之创办于天津的报纸。民国十五年,由张季鸾主笔政,成为当时最有权威的日报。西元一九四一年荣获米苏里新闻学院最佳外国报纸奖。大陆沦陷,上海与天津的大公报,先后停刊,而目前香港的大公报,则为中共所有。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2.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
5. 年长,排行第一:老大。
6. 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
7. 时间更远:大前年。
8.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
公读音:gōng公gōng(1)(形)属于国家或集体的(跟‘私’相对):~款|~物|~事公办。(2)(形)共同的;大家承认的:~分母|~议|~约。(3)(形)属于国际间的:~海|~制|~斤。(4)(动)使公开:~布|~之于世。(5)(形)公平;公正:~买~卖|大~无私|秉~办理。(6)(名)公事;公务:办~|~余。(7)(Gōnɡ)姓。(8)(名)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一等:~爵|~侯|王~大臣。(9)(名)对上了年纪的男子尊称:诸~|张~。(10)(名)丈夫的父亲;公公:~婆。(11)(形)(禽兽)雄性的(跟‘母’相对):~羊|这只小鸡是~的。
报读音:bào报bào(1)(动)告诉:~名|~账。(2)(动)回答:~友人书|~之以热烈的掌声。(3)(动)报答;用实际行动表示感谢:~恩。(4)(动)报复:~仇|~怨。(5)(动)报应:现世~。(6)(名)报纸:日~|机关~|登~|看~。(7)(名)指某些刊物:画~|学~。(8)(名)指用文字报道消息或发表意见的某些东西:喜~|海~|黑板~。(9)(名)指电报:发~机|送~员。
其实他本想说,于《大公报》上刊登就没事了,可又怕张泽羽吃郁应华的醋,于是改为无妨,寻报馆设于租界中的报纸便是了。
大公报驻上海记者在相关报道中并提及:据消息人士透露,陈良宇儿子陈维力日前在马来西亚被捕。
梁因为一直在左翼的《大公报》工作,因而他的小说最早被引进了内地,梁并被吸收进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到北京出席四次作代会。
因为韩筱雨歌曲的风格常常变幻无穷,大公报开始以“百变歌后”。
前文书说到,在家中接受《大公报》的记者采访之时,张泽羽误将茶碗当做了烟灰缸来使。
而今,二位人质先后被处决,木叔邀请大公报大公网记者黄汇杰探讨,日本政府的快速反应,和日本反恐的未来局面。
江渝这边丝毫不见劣势,因为销量最大的《申报》、《大公报》、《新闻报》都一起开火,抨击《民立报》是腐朽的封建社会主义走狗。
看来今天是等不到了,她正要把放在桌旁的《大公报》收起,莫名的有些心悸,抬头一看,一名男子正微笑着向着她走来。
张强拿着事变过去数日的《大公报》,热泪横流,知道这一著名的兵谏,将促使国共第二次合作,蒋介石最终接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李唯和梦梅率几名助手及译电员,报务员辗转而至,与傅将军的女儿,地下党员傅秋菊原是天津《大公报》记者,同住一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