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相传与十二支相应的十二个神。所主不同,神名各异。
⒈ 古代相传与十二支相应的十二个神。所主不同,神名各异。(1)分主十二方位的神。
引汉王充《论衡·难岁》:“式上十二神登明、从魁之辈,工伎家谓之皆天神也,常立子、丑之位,俱有冲抵之气。”
唐韩愈《毛颖传》:“其先明眎,佐禹治东方土,养万物有功,因封於卯地,死为十二神。”
此指十二神之一。亦指宅中十二主神。 汉王充《论衡·解除》:“宅中主神,有十二焉,青龙白虎列十二位……宅主驱逐,名为去十二神之客,恨十二神之意,安能得吉?”
(2)驱逐疫鬼的十二个神。 《后汉书·礼仪志中》:“凡使十二神追恶凶,赫女躯,拉女干,节解女肉,抽女肺肠,女不急去,后者为粮。”
(3)分主十二月之神。 宋高承《事物纪原·舆驾羽卫·十二神》:“《大饗明堂记》曰:‘十二神舆载十二月之神象,自鉦鼓漏鐘及神舆、旧礼令无文, 开寳通礼新加。’”
十shí(1)(数)数目;九加一后所得。(2)(形)表示达到顶点:~足|~成。
二读音:èr二èr(1)(数)数目字:一~。(2)(数)序数;表顺序:第~。(3)(形)次等的:~把刀。(4)(形)两样:不~价。
神读音:shén神shén(1)(名)迷信的人指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统治者;也指能力、德行高超的人物死后的精灵:~位|财~。(2)(名)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有超人的能力:用兵如~。(3)(形)特别高超或出奇、令人惊异的:~速|~效。(4)(名)精神;精力:费~。(5)(名)(~儿)神气:~色|~情。(6)(形)〈方〉聪明;机灵:这孩子真~。(7)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