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map    Baidunews

莲花落


莲花落的词语
莲花落的意思

词语解释:

莲花落liánhuālào

(1) 一种以“莲花落,落莲花”一类句子做衬腔或尾声的曲艺,常用竹板打节拍

英popular (Chinese) song or melody

引证解释:

⒈ 亦称“莲华乐”。民间曲艺的一种。旧时本为乞丐所唱。后出现专业演员,演唱者一二人,仅用竹板按拍。

引《五灯会元·临济宗·金陵俞道婆》:“一日,闻丐者唱莲华乐云:‘不因柳毅传书信,何缘得到洞庭湖。’忽大悟。”
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我嫁了安秀才呵,一对儿好打莲花落。”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二:“只得作一长歌,当做似莲花落满市唱着乞食。”
阿英《从王小玉到梨花大鼓》:“长短高下,自有节奏,仿佛都中之大鼓书, 津门的莲花落。”

国语词典:

旧时乞丐所唱的歌曲。后发展成曲艺的一种,有专业演唱者,用竹皮按拍,常以「莲花落,落莲花」为尾声,内容多民间传说。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一折》:「没奈何,我唱个莲花落,讨些儿饭吃咱。」《红楼梦.第五四回》:「然后又命小戏子打了一回莲花落。」也作「落子」、「哩?花儿」、「哩?」、「莲花乐」。

网络解释:

莲花落 (说唱兼有的传统曲艺艺术)

莲花落,是一种说唱兼有的传统曲艺艺术。表演者多为一人,自说自唱,自打七件子伴奏。“竹龙又替水龙船,斗巧争奇色色鲜,笑煞城东王老爷,听人齐唱落离莲。”傅正生翻开清代同治版《新淦县志》,朗读这首诗后告诉记者,诗里的“落离莲”即“莲花落”。县志还记载了新干“莲花落”可上溯至宋朝,形于明盛于清。傅正生说,其实“莲花落”自古就在全国流传,北方的“二人传”就是从“莲花落”演变过来的。新干“莲花落”从清末开始广为流传,出现了专门从事唱戏文的叙事性“莲花落”的职业盲艺人,演唱民间故事。此外,神政桥乡松溪村陈连添(又名陈蠢子)等20多个主要盲艺人也十分活跃,演技甚佳。新干“莲花落”以“曲艺本调”、“曲艺哭调”为主要曲牌,同时吸收了民间小调,采茶戏音乐,唱腔婉转、流畅,善于叙事,宜于抒情,且用方言说唱,加之拍击胸、肚、臂、腿,通俗易懂,生动风趣,引人入胜,特别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其传统曲目有《天宝图》、《丝带记》、《罗帕宝》等。建国后创作并演唱的主要曲目有《老虎村》、《刘二娃》、《血泪仇》等。2011年5月23日,莲花落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莲花落释义
读音:lián

莲lián(名)草木植物;坐在浅水中;花淡红或白色。地下茎叫藕;种子叫莲子;都可以吃。也叫荷、芙蓉、芙蕖(qú)。

读音:huā

花huā(1)(名)(~儿)种子植物的生殖器官;也泛指可供观赏的植物:鲜~|红~|玫瑰~|杜鹃~|种~。(2)(名)(~儿)样子或形状像花朵的东西:雪~儿|浪~儿|菜~儿|火~儿。(3)(名)供观赏的烟火:烟~|礼~。(4)(名)(~儿)痘:天~|种~儿|出~儿。(5)(名)作战时受的伤:挂~儿。(6)(名)复杂;不真实的:~招|~言巧语。(7)(名)颜色错杂:~衣服|~白头发。(8)(名)模糊不清:眼~。(9)(名)指棉花:轧~。(10)用花或花纹装饰的:~车|~坛|~砖|~池|~厅。(11)比喻女子:姊妹~。(12)旧社会指妓女或跟妓女有关的:寻~问柳|~街柳巷|~边新闻。(13)姓。花huā(动)用;耗费:~费时间|~钱|~心思。

读音:là,lào,luō,luò[ lào ]

1. 用于一些口语词,如“落枕”、“落炕”等。

莲花落造句

近代以来,打莲花落要饭的,吃大户打秋风的,装作僧尼化缘骗人的,甚至下蒙汗药的,都可算要门中人。

改天纠集帮里弟兄们到他们家唱莲花落去。

绍兴莲花落一般以三人一组演出。

可是一旦挨饿的现实摆在眼前,前无方向,后无支援,就连贰双双这样矜持的深闺女子也能放下身段,把莲花落喊出花儿来。

莲花落,落莲花,心酸不堪夸,人朵世上叫悲嗟,笑我一人瞎……

绍兴莲花落起源甚早,宋时已颇流行。

肯定是趁我们都听莲花落的时候下手的。

况且我们的主要目的是揪出那个用‘冰凝莲花落’的女人,先观察几场再说。

正问,‘这是什么,’‘先别问,’‘太上老君求见菩萨,’‘那就进来吧,’一朵莲花落了下来,变的。

不似广和楼前身“查楼”那样出身巨室名门,天乐园当初只是唱莲花落、大鼓书之类的平民小戏园。


上一词语:打摞台
下一词语:莲花界

词语大全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