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十七年至二十二年间(西元1928~1933),在新月月刊及其相关杂志上,执笔的一群主张见解相近、气息风格类似、态度严正认真的作家而言,如徐志摩、闻一多、胡适、叶公超、梁实秋等。
1.刚有的,刚经验到的;初始的,没有用过的,与“旧”、“老”相对:新生。新鲜。新奇。新贵。新绿。新星。新秀。新闻。新陈代谢。
2.性质改变得更好,与“旧”相对:改过自新。推陈出新。
3.不久以前,刚才:新近。
4.表示一种有异于旧质的状态和性质:斧斤。
5.称结婚时的人或物:新娘。新郎。新房。
6.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简称。
7.姓。
月读音:yuè月yuè(1)(名)月球;月亮。(2)(名)计时的单位;一年分为十二个月。(3)(形)每月的:~刊|~产量。(4)(形)形状像月亮的;圆的。
派读音:pài派pā(1)(名)派司(pā·si)指厚纸印成的或订成本儿的出入证、通行证等。(2)(名)派司(pā·si)指通过0;准于通过(检查、关卡、考试等)。派pài(1)(名)指立场、见解或作风、习气相同的一些人:帮~|党~。(2)(名)作风或风度:气~。(3)(量)ɑ)用于派别:两~学者对这个问题有两种不同的看法。b)用于景色、气象、声音、语言等(前面用‘一’):两~学者对这个问题有两种不同的看法。b)用于景色、气象、声音、语言等(前面用‘一’)(4)(名)〈书〉江河的支流:支~。(5)(动)分配;派遣:~人|~定工作|委~|选~。(6)(动)指摘(别人过失):~不是。
新月理想是新月派的审美理想,以传统的“和谐美”为特质,又融入了现代的“不和谐”因素。
因此,了解立体主义同新月派的内在联系,这对深入研究五四时代的文学以及新月派的生成发展将开辟一扇新的窗口。
新月派的戏剧理论观在中国新文学的戏剧美学建设方面是独树一帜的。
新月派的小说呈现出明显的诗化倾向。
新月派现代意象的营造对古典诗歌意象模式的解构。
作为新月派的理论家,梁实秋和这个团体的交错影响值得关注。
新诗必须有格律,要继承新月派的理论与实践传统。
新月派著名文艺理论家梁实秋的主要观点来自他哈佛大学老师欧文?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理念。
这在相当程度上,不仅还原了新月派小说整体创作状况的史实,同时也可以完善和加深我们对于新月派小说的认识。
诗歌本质论是新月派诗论家们构建其理论体系的首要战略与重要奠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