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
1.词牌名。又名《上阳春》。双调八十二字﹐仄韵。 2.曲牌名。南北曲均属大石调。字数均与词牌不同。南曲用作引子,北曲用在套曲中。
引证解释:
⒈ 词牌名。又名《上阳春》。双调八十二字,仄韵。
⒉ 曲牌名。南北曲均属大石调。字数均与词牌不同。南曲用作引子,北曲用在套曲中。
网络解释:
蓦山溪
蓦山溪,词牌名,又名“上阳春”“心月照云溪”“弄珠英”。以程垓《蓦山溪·老来风味》为正体,双调八十二字,前后段各九句、三仄韵。另有双调八十二字,前段九句四仄韵,后段九句三仄韵;双调八十三字,前后段各九句、三仄韵等变体。代表作品有姜夔《蓦山溪·题钱氏溪月》等。
蓦
读音:mò蓦mò(副)突然:~地|~然。
山
读音:shān山shān(1)(名)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高~。(2)(名)形状像山的东西:冰~。(3)(名)蚕蔟:蚕上~了。(4)(名)指山墙:房~。(5)(名)姓。
溪
读音:xī溪xī(名)小河沟:~涧|~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