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未全死。
引汉枚乘《七发》:“龙门之桐,高百尺而无枝……其根半死半生。”
唐杜甫《又观打鱼》诗:“小鱼脱漏不可记,半死半生犹戢戢。”
清吴伟业《吾谷行》:“一株偃蹇踞阴崖,半死半生遭屈辱。”
⒉ 比喻无意义、无生气的苟且的生活。
引鲁迅《华盖集·北京通信》:“惟独半死半生的苟活,是全盘失错的。因为他挂了生活的招牌,其实却引人到死路上去!”
①未全死。②比喻无意义、无生气的苟且的生活。
汉 枚乘《七发》:“龙门之桐,高百尺而无枝……其根半死半生。”
惟独半死半生的苟活,是全盘失错的。因为他挂了生活的招牌,其实却引人到死路上去!”鲁迅《华盖集·北京通信》
半死半活
生机勃勃
半死半生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或事物没有生气。
查看更多
半bàn(1)(数)二分之一;一半(没有整数时用在量词前;有整数时用在量词后):~百|~大|~年|~尺|一斗~。(2)(数)在…中间:~夜|~山腰|~天|~晌。(3)(副)比喻很少:一星~点。(4)(副)不完全:~新的楼房|房门~开着。
死读音:sǐ死sǐ(1)本义:生命终止。(2)(形)不顾生命;拼死:~战|~拼。(3)(形)表示达到极点:高兴~了|~顽固。(4)(形)不可调和的:~对头|~对手。(5)(形)不活动、固定:~脑筋|时间定~。(6)(动)不能通过:~胡同|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