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指天地间理所当然、无可非议的道理。
引语本《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礼,上下之纪、天地之经纬也。”
晋左思《魏都赋》:“日不双丽,世不两帝,天经地纬,理有大归。”
⒉ 引申为以天地为法度治理天下。
引南朝陈徐陵《为贞阳侯与陈司空书》:“后主天经地纬、义冠人灵。”
唐杨炯《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天经地纬之帝,求制礼作乐之才;拨乱反正之君,资拔山超海之力。”
明张居正《文华殿对》:“纵横图史,发天经地纬之藏;俯仰古今,期日就月将之益。”
①语本《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礼,上下之纪、天地之经纬也。”指天地间理所当然、无可非议的道理。②引申为以天地为法度治理天下。
语出《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礼,上下之纪、天地之经纬也。”
后主天经地纬、义冠人灵。南朝·陈·徐陵《为贞阳侯与陈司空书》
天地经纬
天经地纬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查看更多
天tiān(1)(名)头顶。(2)(名)天空:~边。(3)(名)顶部的;凌空架设的:~窗。(4)(名)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有时专指白天:今~。(5)(名)一天的某一段时间:天不早啦。(6)(名)季节:春~|三伏~。(7)(名)天气:阴~。(8)(名)天然的;天生的:~资|~才。(9)(名)自然界:~灾。迷信的人指自然界的主宰者;造物者:~意。迷信的人指神佛仙人所住的地方:~堂|归~。
经读音:jīng,jìng[ jīng ]1.(旧读jìng)织物上纵的方向的纱或线(跟“纬”相对):~纱。~线。
2.中医指人体内气血运行通路的主干:~脉。~络。
3.经度:东~。西~。
4.经营;治理:~商。整军~武。
5.上吊:自~。
6.历久不变的;正常:~常。不~之谈。
7.经典:本草~。佛~。念~。十三~。
8.月经:行~。~血不调。
9.姓。
10.经过:~年累月。几~周折。这件事是~我手办的。~他一说,我才知道。
11.禁(jīn)受:~不起。~得起考验。
地读音:dì,de[ dì ]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
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
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
4. 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
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此地。
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地毯。
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目的地。
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地以处。
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地。境地。心地。
10. 底子:质地。
纬读音:wěi纬(1)(名)本义:织物上的横线。(2)(名)纬度。
天经地纬之帝,求制礼乐之才;拨乱反正之君,资拔山超海之力。
他执掌天经地纬,统率三界星神和山川诸神,却是可以降妖伏魔。
上苍感其至孝,封为中天北极紫微大帝,又称北极星君,居紫微宫,执掌天经地纬,总领三界星神和山川诸神,仅列玉帝之下,为四御之二,权倾三界。
多亏徐公子本领非凡,仗义出手,徐公子真乃当世少见的人才,本领高超,绝对是天经地纬的绝世英雄啊!
积修渐通至道,全凭理解参悟,而非勤学苦修;悉通天经地纬,仅为辨呼东西南北,而非五行八卦;虽有千门万法,但不包含炼丹用药。
‘斩天式’对‘天经地纬’东辰退了五步,老怪物退了四步。
吾弟子星云善使星辰神通,掌控周天星辰,北极紫微大帝统御万星,协助至尊天帝执掌天经地纬、日、月、星、辰、四时气候,故星云可为紫薇大帝。
总司令倒是知道得详细,我与他早年在京城相识,此人学富五车,天经地纬之才,只可惜降了后金,不为我大明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