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同“残编断简”。
引明李贽《子由<解老>序》:“子由乃独得微言於残篇断简之中,宜善发《老子》之藴,使五千餘言烂然如皎日。”
残缺散乱的书籍。明.李贽〈子由解老序〉:「子由乃独得微言于残篇断简之中,宜其善发老子之蕴,使五千余言烂然如皎日。」也作「断篇残简」、「断简残篇」。
残缺不全的书籍。北周·庚信《谢滕王集序启》:“某本乏财用,无多作述……至如残编落简,并入尘埃;赤轴青箱,多从灰烬。
北周·庚信《谢滕王集序启》:“某本乏财用,无多作述……至如残编落简,并入尘埃;赤轴青箱,多从灰烬。”
曹禺《水木清华》:“记不清修改了多少遍,这些残篇断简堆满了床下。”
残编断简、片纸只字、片言之语、片言只字
残篇断简作宾语、定语;指残缺不全的书籍。
查看更多
残cán(1)(形)不完整;残缺:这部书很好;可惜~了。(2)(形)剩余的;将尽的:~冬|~敌|风卷~云。(3)(形)伤害;毁坏:摧~。(4)(形)凶恶:~忍|~酷。
篇读音:piān篇piān(1)(名)首尾完整的文章:~章段落。(2)(名)(~儿)写着或印着文字的单张纸:歌~儿|单~。(3)(名)(~儿)用于文章、纸张、书页(一篇是两页)等:三~纸|一~论文。
断读音:duàn1.(长形的东西)分成两段或几段:砍~。割~。绳子~了。
2.断绝;隔绝:~水。~电。~奶。~了关系。音讯~了。
3.间断:她每天都来给老人洗衣、做饭,从没有~过。
4.拦截:把对方的球~了下来。
5.戒除(烟酒):~烟。~酒。
6.姓。
7.判断;决定:~语。诊~。独~专行。这个案子~得公道。
8.绝对;一定(多用于否定式):~无此理。~不能信。
简读音:jiǎn简jiǎn(1)(形)简单(跟‘繁’相对):~体字|言~意赅。(2)(动)使简单;简化:精兵~政。(3)(Jiǎn)姓。简jiǎn(1)(名)古代用来写字的竹片:~札|~册。(2)(名)信件:书~|小~。简jiǎn(动)〈书〉选拔(人才):~拔|~任。
由于很多敦煌遗书是残篇断简,确定这些文书的性质和名称,是一项十分艰苦的创造性劳动。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欧亚内陆历史的脉搏,居然跳动在几张吐鲁番出土的残篇断简之上。
残篇断简,断壁残垣,一片凄风苦雨,一片悲凉意象,几份萧瑟景象。
带着他的残篇断简、他的傲睨一切的神色、他的沉思,还有他那无法克服的忧郁和他俯视的目光——会解释说,他占据了许多“立场”,并会以他所能拥有的正义的、非人的方式捍卫精神生活,直到永远。苏珊·桑塔格。
坊间流行的王尔德著作已有不少,但大多是他的文学作品,其艺术批评著作的翻译多为残篇断简。
他收集挖掘的版样大都是“残篇断简”,还要把这些艺术碎片一一拾起,小心拼凑,复制成原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