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谓志向远大,不株守于一地。
引《东周列国志》第二五回:“妾闻男子志在四方,君壮年不出图仕,乃区区守妻子坐困乎?”
清顾炎武《与三侄书》:“若志在四方,则一出关门,亦有建瓴之便。”
宋庆龄《把培养革命后代的责任担当起来》:“从小鼓励他们志在四方,而不是留恋乡土。”
立志远行各地以建功立业,不以株守一地为满足。
志:志向;四方:各处天下。形容有远大的志向和理想。
元 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三折:“立忠信男儿志四方,居王佐丹房定八方,抚万姓,定边疆。”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25回:“妾闻男子志在四方,君壮年不出图仕。”
雄心壮志、志在千里
胸无大志、鼠目寸光
志在四方主谓式;作谓语、状语;含褒义。
查看更多
志zhì(1)(名)志向;志愿:~同道合。(2)(名)姓。志zhì(动)〈方〉称轻重;量长短、多少:用称~~。志zhì(1)(动)记:~喜|~哀。(2)(名)文字记录:杂~。(3)(名)记号:标~。
在读音:zài在zài(1)基本义:(动)存在;生存:(动)存在;生存(2)(动)表示人或事物的位置:他不~家|钢笔~桌子上。(3)(动)留在:~位。(4)(动)参加(某团体);属于(某团体)。(5)(动)在于;决定于:学习好;主要~于自己努力。(6)(助)“在”和“所”连用;表示强调。(7)(介)表示时间、处所、范围等:事情发生~去年|~礼堂开会。(8)(副)正在(表示动作行为的进行或者持续):姐姐~做功课。
四读音:sì四sì(1)本义:数目;三加一后所得。(名)(2)数目:~个|~位。(3)姓。(4)我国民族音乐上的一级。
方读音:fāng方fāng(1)(名)四个角都是90°的四边形:正~形。(2)(名)乘方:平~。(3)姓。(4)(名)方向:东~。(5)(名)方面:正~。(6)(名)地点、地区:~言。(7)(名)方法:药~。(8)(形)正直:品行~正。(9)(副)正在;正当:~才。(10)(量)用于方形东西:几~木头。
青年人志在四方,何必一定要留在大城市才行呢?
我们年青人,志在四方,四个现代化,哪儿不需要人哪!
志在四方又不好高骛远,脚踏实地而又挑战极限。
好男儿志在四方,整天守在家里有什么出息?
远离家乡自然会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好男儿志在四方。学会适应,是人类生存的本能。
好男儿志在四方,呆在家里是没出息的。
好男儿志在四方!温室里的花草不堪风雨。
好男儿志在四方,毕业后我们应该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安家落户。
她如果爱你的话不会在意你现在什么样,如果不爱又何必回头呢。错过就错过了,好男儿志在四方。
男儿志在四方,为信仰而奋斗,我是故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