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西晋末, 晋元帝渡江,建都建业 (今江苏南京 ),中原士族相随南逃,史称“衣冠南渡”。
引唐刘知几《史通·邑里》:“异哉, 晋氏之有天下也!自雒阳荡覆,衣冠南渡, 江左侨立州县,不存桑梓。”
后用以借指唐 “安史之乱”后,中原士庶避乱南奔之事。 唐杜甫《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诗:“边塞西蕃最充斥,衣冠南渡多崩奔。”
⒉ 指北宋末, 宋高宗渡江,建都临安 (今浙江杭州 ),中原士庶南迁之事。
引宋陆游《论选用西北士大夫札子》:“臣伏睹方今,虽中原未復,然往者衣冠南渡,盖亦众矣。”
姚莹《论诗绝句》之三四:“衣冠南渡依江左,文献中州灭没间;谁与诗场鬭金炬, 劒南身后有遗山。”
穿上。 【组词】:衣锦还乡、衣锦荣归
冠读音:guān,guàn[ guàn ]1. 把帽子戴在头上:沐猴而冠。
2. 超出众人,居第一位:冠军。
3. 姓。
南读音:nán[ nán ]1.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右手的一边,与“北”相对:南北。南方。南面。南国(指中国南部)。南陲(南部边疆)。南极。南半球。
2. 姓。
渡读音:dù渡dù(1)(动)乘船或游泳横过江河等;由此到彼:横~。(2)(名)渡头、渡口;过江河的地方:风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