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大精深bódà-jīngshēn
(1) 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
英be broad and deep⒈ 谓理论、学识、思想、作品等广博丰富,深奥精微。多用于抽象事物。
引清王士禛《分甘余话》卷上:“﹝李紱﹞‘五经’文二三场皆刻程文,悉博大精深,殆有万夫之禀。”
王棻《答王子裳书》:“国朝学派,远胜前代,故其诗文博大精深,无体不备。”
秦牧《蜜蜂的赞美》:“不广泛地吸收,是谈不到博大精深的。”
广博深远。
如:「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博:广博;精深:又专又深。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而高深。
明 姜世昌《逸周书》:“迄今读之,若揭日月而行千载,其博大精深之旨,非晚世学者所及。”
这位老学者孜孜不倦地研究中国古籍,如今已经是博大精深了。
博学多才、经天纬地
才疏学浅、不学无术、孤陋寡闻、胸无点墨
博大精深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用于人的思想与知识等。
查看更多
博bó(1)(形)多;丰富:渊~。(2)(动)知道得多:~古通今。(3)(形)〈书〉大:宽衣~带。(4)(动)取得:聊~一笑。(5)(名)指赌博:~徒|~局。
大读音:dà,dài[ dà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2.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
5. 年长,排行第一:老大。
6. 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
7. 时间更远:大前年。
8.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
精读音:jīng精jīng(1)(形)经过提炼或挑选的:~盐|~金。(2)(名)提炼出来的精华:酒~|鱼肝油~。(3)(形)完美;最好:~彩|~益求~。(4)(形)细(跟‘粗’相对):~密|~确|~巧。(5)(形)机灵心细:~明|~干|这孩子比大人还~。(6)(动)精通:博而不~|~于针炙。(7)(名)精神;精力:聚~会神|~疲力尽。(8)(名)精液;精子:遗~|受~。(9)(名)妖精。〈方〉用在某些形容词前面;表示“十分”、“非常”:~瘦|雨把衣服淋得~湿。
深读音:shēn深shēn(1)基本义:(形)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大:(形)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大(2)(名)深度:河水只有三尺~。(3)(形)深奥:由浅入~。(4)(形)深刻;深入:~谈。(5)(形)(感情)厚;(关系)密切:~情厚谊。(6)(颜色)浓:~红|~绿。(7)距离开始的时间很久:~秋。(8)(副)很;十分:~知|~信。
佛经博大精深,就是抄一千遍也不见得会完全领悟。
既有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又有建筑艺术的美轮美奂。
我国的文学可真是博大精深呀!
相信通过学习,您能掌握博大精深的中国书法。
中国医学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内容博大精深。
老科学家的学问博大精深,颇为大家所敬佩。
儒家学说虽然糟粕不少,但整个内容不失博大精深,千百年来积厚流广,其影响是深远的。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博大精深。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