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丢失了(晚上又收回来);比喻开始失败(最后取得成功)。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冯异传》:“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但是失之东隅,还可以收之桑榆,亡羊补牢,还未为晚。孙中山《党员不可存心做官发财》
有失有得、塞翁失马
得不偿失
失之东隅偏正式;作分句;常与收之桑榆连用。
查看更多
失shī(1)(动)失掉;丢掉:丧~。(2)(动)没有把握住:~手|~足。(3)(动)找不着:迷~方向。(4)(动)没有达到目的:~意。(5)(动)改变(常态):~声。(6)(动)违背;背弃:~信|~约。(7)(动)错误;过失:~误。
之读音:zhī[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东读音:dōng东dōng(1)(名)方向名;指日出的一边:~方。(2)(名)主人;请客的人:房~。(3)(名)姓。
隅读音:yú隅yú(1)(名)角落:墙~|城~|向~|一~之地|负~顽抗。(2)(名)靠边沿的地方:海~。
很简单,有你后悔的一天,后悔我也不会回头,因为我懂的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道理。
古人云:“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也就是这个道理。
企业遇到外贸出口不甚景气的情况,就该迅速转变产型,开发新产品,不这样做就会失之东隅。
事先败而后成,曰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事将成而终止,曰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他虽然赛场失利,但在大赛中积累了临阵经验,也算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吧。
租界的文化语境,对于左翼文学现象来说,是一种“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历史安排。
除了“坐树不言”、“披荆斩棘”、“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外,还有“畏天知命”、“以逸待劳”等成语也和这位大树将军有关。
就在他爱情方面受到沉重打击的时候,他的事业却蓬勃发展起来,真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她失去了亲人,换来了爱情,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他的了抑郁症,却看清了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算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