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意为非作歹。
(.好工具)亦作:放僻邪侈
⒈ 肆意为非作歹。
引《孟子·梁惠王上》:“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赵岐注:“放溢辟邪,侈於姦利。”
亦作“放僻邪侈”。 宋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人情足於财而无礼以节之,则又放僻邪侈,无所不至。”
清梁章鉅《归田琐记·读书》:“院中肄业生……虽所讲亦不过俗学,然所汲汲在此,则一切放僻邪侈之事,究竟无暇兼为之。”
放、侈:放纵;辟、邪:不正派,不正当。指肆意作恶。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
然而民不知义,复迫困穷,放辟邪侈而入于罪者,非陛下陷之乎?(宋 程颐《上仁宗皇帝书》)
为非作歹、肆无忌惮、放僻邪侈
放辟邪侈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肆意作恶。
查看更多
放fàng(1)(动)解脱约束:释~。(2)(动)任意;随便:~任。(3)(动)发出:~光。(4)(动)扩展:~大。(5)(动)搁;置:~在桌子上。(6)(动)古指把人驱逐到边远的地方:流~。
辟读音:bì,pī,pì[ pì ]1.透彻:精~。透~。
2.驳斥或排除(不正确的言论或谣言):~谣。~邪说。
3.法律;法:大~(古代指死刑)。
邪读音:xié,yé[ xié ]
1. 不正当,不正派:邪恶(è)。邪念。邪说。
2. 中医指引起疾病的环境因素:寒邪。风邪。
3. 迷信的人指鬼神给予的灾祸:中(zhòng)邪。
4. 妖异怪诞:邪魔。邪术。
5. 古同“斜”。
[ yé ]
1. 古同“耶”,疑问词。
侈读音:chǐ侈chǐ(1)(形)〈书〉浪费。(2)(动)夸大:~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