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之度外zhìzhī-dùwài
(1) 将一切事物弃置身外,不以为意
英give no thought to;have no regard for⒈ 亦作“置诸度外”。
引语出《后汉书·隗嚣传》:“帝积苦兵间,以嚣子内侍, 公孙述远据边陲,乃谓诸将曰:‘且当置此两子於度外耳。’”
《北齐书·神武帝纪下》:“东南不宾,为日已久,先朝已来,置之度外。”
清李渔《怜香伴·香泳》:“就是功名也听其有无,寿也任其修短,一切置之度外。”
郭沫若《南冠草》第一幕:“我考虑得很纯熟。我是早把生死置诸度外的。”
不以为意,不加理会。
放在考虑之外(置:放;度:打算;计较)。形容不放在心上。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隗嚣传》:“帝积苦兵间,以嚣子内侍,公孙述远据边陲,乃谓诸将曰:‘且当置此两子于度外耳。’”
七十老翁,死生早置之度外,由他去吧。(清 曾朴《孽海花》第二十七回)
置之不理、置若罔闻、漠然置之、充耳不闻、置诸脑后
耿耿于怀、念念不忘、耿耿於心、不足介意
置之度外偏正式;作谓语;含褒义。
查看更多
置zhì(1)(动)搁;放:~备|~身|置放。(2)(动)设立;布置:~办|设~。(3)(动)购置:添~。
之读音:zhī[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度读音:dù,duó[ dù ]1. 计算长短的器具或单位:尺度。刻度。度量衡。
2. 事物所达到的境界:程度。高度。风度。
3. 分角的单位,一圆周角分为360度:角度。
4. 依照计算的一定标准划分的单位:温度。湿度。经度。纬度。浓度。
5. 电能的单位,一千瓦小时电量的通称。
6. 法则,应遵行的标准:制度。法度。
7. 哲学上指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
8. 能容受的量:气度。
9. 考虑,打算:置之度外。
10. 过,由此到彼:度日。度假。欢度新春。
11. 量词,次:一度。再度。
12. 僧尼道士劝人出家:剃度(剃发出家)。
13. 姓。
外读音:wài外wài(1)(名)基本义:外边;外边的:外边;外边的(2)(形)指自已所在地以外的:~地|~省。(3)(名)外国:~币|~钞。(4)(名)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婆|~甥女。(5)(形)关系疏远的:~族|~人。(6)另外。(7)以外:郊~|局~。(8)非正式的;非正规的。(9)戏曲角色;扮演老年男子。
江姐把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与敌人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她能够把烦恼置之度外而依旧保持笑容。
他看透了世间红尘,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了。
我们不得不把特别物种或特殊情况置之度外。
面对敌人的枪口,他早将生死置之度外。
一切做到问心无愧,成败置之度外,才能临场指挥若定,操纵自如。
他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去救一个溺水儿童。
我星期五一回家,就把做作业的事置之度外,飞快地跑下楼去玩耍,结果很晚才写完作业。
这次玉树大地震时,我们没有对玉树的同胞们置之度外。因此,玉树同胞们很感动!
他为革命事业早把生命置之度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