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扫荡其居处,犁平其庭院。比喻彻底摧毁敌方。参见“犂庭扫穴”。
引清魏源《圣武记》卷七:“且谓蕞尔土司,即扫穴犁庭,不足示武。”
郭孝成《四川光复记》:“重庆蜀军政府,拟合滇黔援川军队,不日逾汉出秦,与我北伐南军,会于中原,以扫穴犁庭,驱除韃虏。”
郁达夫《离乱杂诗》之十:“会当立马扶桑顶,扫穴犁庭再誓师。”
亦省作“扫犁”。 清钱谦益《佟氏幽愤录序》:“筹边料敌,画灰聚米,慨然有扫犁之志。”
扫荡巢穴,耕平庭院。比喻澈底摧毁敌人。也作「犁庭扫闾」、「犁庭扫穴」。
扫荡其居处,犁平其庭院。比喻彻底摧毁敌方。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42回:“有此机会,扫穴犁庭,指顾间事。”
高阳《胡雪岩全传·红顶商人》:“炮车轰击,一举而廓清之,最是扫穴犁庭的利器!”
犁庭扫穴
扫穴犁庭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查看更多
1. 拿笤帚等除去尘土或垃圾:扫地。
2. 清除,消灭:扫雷。扫盲。扫荡。一扫而空。
3. 全,尽,尽其所有:扫数(shù)。
4. 低落,丧失:扫兴(xìng )。
5. 描画:扫描。扫眉。
6. 迅速横掠而过:扫射。扫视。
7. 结束,了结:扫尾。
8. 祭奠:扫墓。祭扫。
穴读音:xué穴xué(1)(名)岩洞;泛指地上或某些建筑物上的坑或孔;动物的窝。(2)(名)墓穴。(3)(名)医学上指人体上可以进行针灸的部位。也叫穴位或穴道。(4)(名)姓。
犁读音:lí犁lí(1)(名)翻土用的农具;有许多种。(2)(动)用犁耕地。
庭读音:tíng庭tíng(1)(名)本义:厅堂:厅堂(2)(名)正房前的院子:前~|~院。(3)(名)指法庭:~长|开~。
趁此大捷,我军应当一鼓作气,直捣黄龙,扫穴犁庭。
我正挥师东进,旦暮可扫穴犁庭。
故弥患焚林,乃属扫穴犁庭之举;疏风导雾,方见治山理水之功。
想我雪山实力如日中天,正好借此机会扫穴犁庭,扬威立万。
蕞尔土司,即扫穴犁庭,不足示武。
全大清的辨子人还从没见识过长枪营的厉害,建功立业,扫穴犁庭,我培罗但看今朝。
他们一走,相信伟人爷爷您能和其他爷爷一起以雷霆之势扫穴犁庭,给华夏带来新的生机。
据城自固,步步为营;防守反击,趁隙而进;奇正相合,扫穴犁庭。
我们一定要犁庭扫穴,坚决、彻底地把敌人消灭干净。
那出手者,就好像是犁庭扫穴一样,将所有人都无情的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