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咨牙倈嘴”。龇牙咧嘴。形容生气、痛苦的样子或作怪模样。
引《水浒传》第四七回:“﹝杜兴﹞气得紫涨了面皮,咨牙露嘴,半晌説不的话。”
《西游记》第五回:“大圣喝了一口,即咨牙倈嘴道:‘不好喫!不好喫!’”
《西游记》第十八回:“那怪转过眼来,看见行者咨牙倈嘴……慌得他手麻脚软。”
咨zī(1)(动)跟别人商量:~询|~议。(2)(名)咨文。
牙读音:yá牙yá(1)(名)牙齿:门~|镶~|~医。(2)(名)特指象牙:~筷|~章。(3)(名)形状像牙齿的东西:~子。(4)(名)(Yá)姓。牙yá(名)(~子)旧时为买卖双方撮合从中取得佣金的人。
露读音:lòu,lù[ lù ]1. 靠近地面的水蒸气,夜间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球:露水。白露。寒露。朝(zhāo )露。甘露。
2. 在室外,无遮盖:露天。露宿。露营。
3. 加入药料或果子汁制成的饮料或药剂:露酒。枇杷露。
4. 滋润:覆露万民。
5. 表现,显现:露布(a.通告;b.古代指未加封缄的文书;c.檄文;d.捷报等)。露骨。袒露。吐露。揭露。暴露。
嘴读音:zuǐ嘴zuǐ(1)基本义:(名)口的通称:(名)口的通称(2)(名)(~儿)形状或作用像嘴的东西:奶~儿|壶~儿|烟~儿。(3)(动)说话:别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