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望洋而叹”。比喻看见他人伟大而慨叹自己渺小或处理一件事而慨叹力量不足。语本《庄子·秋水》:秋水涨时河两岸间不辨牛马。见“望洋而嘆”。
引河伯以天下之美为尽在此。乃顺流下至北海,更是一片汪洋。于是河伯 “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明唐顺之《与陈后冈参议书》:“俟他日有持《后冈先生集》示我者,我当望洋而嘆,或尾后作一二句跋语是则可耳。”
清秦笃辉《平书·文艺下》:“予视杨用脩、顾亭林、阎百诗、毛西河、朱竹垞五先生之渊博,望洋而叹。”
田北湖《论文章源流》:“解詁不明,数典弗暇,太古之籍,一隙难窥,如寳不明,望洋而叹,良足菲薄,盖有由来。”
亦省作“望洋”。 元吴莱《次定海侯涛山》诗:“寄言漆园叟,此去真望洋。”
明赵明镳《答周五溪书》:“纍纍千餘言,恐后学不得其旨,徒深望洋,奈何?”
见“望洋而叹”。
明·唐顺之《与陈后冈参议书》:“俟他日有持《后冈先生集》示我者,我当望洋而叹,或尾后作一二句跋语是则可耳。”
田北湖《论文章源流》:“太古之籍,一隙难窥,知宝不明,望洋而叹,良足菲薄,盖有由来。”
望洋兴叹、望洋惊叹
望洋而叹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叹息。
查看更多
望wàng(1)(动)探望:拜~|看~。(2)(动)盼望、希望:期~|企~。(3)(名)名望:声~|威~。(4)(形)〈书〉怨恨。(5)(名)(~子)店铺标明属于某种行业的标志:酒~。(6)(介)对着;朝着:~我点点头|~他笑笑。注意“望前看”、“望东走”等处的“望”多写作“往”。(7)姓。(8)(名)农历每月十五日(有时是十六日或十七日);地球上看见圆形的月亮;这种月相叫望;这时的月亮叫望月。
洋读音:yáng洋yáng(1)(形)盛大;丰富:~溢。(2)(名)地球表面上被水覆盖的广大地方;约占地球面积的十分之七;分成四个部分;即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3)(形)外国的;外国来的:~人|~货。(4)(形)现代化的(区别于‘土’):~办法|土~结合。(5)(名)洋钱;银元:大~|小~|罚~一百元。
而读音:ér而ér(1)(连)有“又”、“并且”、“可是”等意思:高~大。(2)(连)把表示方式或时间的成份连接到动词上:侃侃~谈。(3)(连)有“往”、“到”的意思:从下~上。
叹读音:tàn叹(1)(动)本义:叹息。(2)(动)吟哦:咏~。(3)(动)发出赞美的声音: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