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里马虎xīlimǎhū
(1) 不认真,马马虎虎
例念书可不能稀里马虎的英indulgent⒈ 疏忽大意,马虎。
例如:你念书时千万要用心,可不能稀里马虎的。
不认真,马马虎虎
我们不能稀里马虎地过日子
稀里糊涂、马马虎虎、稀里马哈
认认真真
稀里马虎作谓语、定语、状语;指粗心大意。
查看更多
稀xī(1)(形)本义:稀疏。(2)(形)事物出现得少。(3)(形)含水多;薄:~释|~少。(4)(形)用在“烂、松”等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烂。
里读音:lǐ[ lǐ ]1.(~儿)衣服、被褥等东西不露在外面的那一层;纺织品的反面:被~儿。衣服~儿。这面是~儿,那面是面儿。
2.方位词。里边(跟“外”相对):~屋。~圈。往~走。
3.街坊:邻~。~弄。
4.家乡:故~。乡~。
5.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
6.姓。
7.长度单位,1市里等于150丈,合500米。
马读音:mǎ马mǎ(1)基本义:(名)哺乳动物;颈部有鬃;四肢强健;善跑;是重要的力畜之一;皮可制革。(2)(形)大:~蜂|~勺。(3)(Mǎ)姓。
虎读音:hǔ虎hǔ(1)(名)哺乳动物;毛黄色;有黑色的斑纹。听觉和嗅觉都很敏锐;性凶猛;力气大;夜间出来捕食鸟兽;有时伤害人。毛皮可以做毯子和椅垫;骨、血和内脏都可以制药。通称老虎。(2)(形)比喻勇猛威武:~将|~~有生气。(3)(动)〈方〉露出凶相:~起脸。(4)(Hǔ)姓。(5)同‘唬’。虎hù(名)〔虎不拉〕(hù·bu lǎ)〈方〉即伯劳;鸟名;尾巴长;吃昆虫和小鸟。
与恶法的坚决果断形成对照的是,另一些法律法规却不受待见,稀里马虎。
不认真的民族,平时稀里马虎得过且过会付出巨大而隐性的代价,一旦遇灾逢变,为平时马马虎虎而负责的,则是隐瞒不住的殷红鲜血和活泼生命。
话虽这样说,可我心里清楚,别看团长现在戴着列兵衔,过几天还是团长,于是提醒大家别稀里马虎的。
照这个势头弄下去,半年灭搜狐,一年超新浪,都不成什么问题,看样子要火大了,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稀里马虎了。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在飞行安全方面稀里马虎,他们会把每件事抓到点子上。
他快速的把衣服脱掉,稀里马虎的用水冲了一下,连衣服都不穿光着身子就跑了出去,一边跑还一边喊“老婆,我来了!”。
我媳妇也是这么一种人,特别稀里马虎,什么事都无所谓。
再说,你别稀里马虎看不起盐场人。
刘睿稀里马虎,却不知道人家越加狐疑。
你看狗看猫就能稀里马虎胡来?太原市动检站出手拔“毛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