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泛指孤苦无依的人。
引宋张载《西铭》:“凡天下疲癃残疾,惸独鰥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
明邱濬《大学衍义补·固邦本·愍民之穷》:“唐太宗贞观元年,赐民八十以上物,惸独鰥寡疾病不能自存者,米三斛。”
亦省作“惸寡”、“惸鰥”。 唐陈子昂《汉州雒县令张君吏人颂德碑》:“遭暴昏椓惸寡纷,民户流散日月曛。”
唐柳宗元《酬韶州裴曹长使君》诗:“在亡均寂寞,零落间惸鰥。”
宋苏轼《洞庭春色赋》:“追范蠡於渺茫,吊夫差之惸鰥。”
宋陆游《秋兴》诗之二:“忽忽过白日,胡能慰惸鰥。”
同“茕”。
独读音:dú独dú(1)本义:(形)单独、独自。(2)(副)唯独;表示唯一:~有一人。(3)(形)自私;容不得人:这人真~。
鳏读音:guān鳏guān(形)无妻或丧妻的。
寡读音:guǎ寡guǎ(1)(形)少;缺少(跟‘众、多’相对):~欢|沉默~言|~不敌众|孤陋~闻。(2)(形)淡而无味:清汤~水。(3)(形)妇女死了丈夫:守~|~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