拘囚jūqiú
(1)拘禁;囚禁;关押
例拘囚多次英arrest; imprison(2) 被拘禁的囚犯
英prisoner⒈ 拘禁;关押。
引唐颜真卿《祭伯父豪州刺史文》:“嫂及儿女皆被拘囚。睿略昭宣,宇宙清廓,脱於贼手,并得归京。”
明无名氏《精忠记·临湖》:“忆昔身遭俘掳,驱驰千里拘囚,凄凉几度可怜秋。”
《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三年》:“信王脱於拘囚,结集忠义,所得壮勇不啻数十万,日望王师相为策应。”
《“五四”爱国运动资料·学界风潮记上编》:“北京大学法科已被军警占据,作为临时拘留所,拘囚被捕学生于内。”
⒉ 被拘禁的囚犯。
引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中:“若近世之训蒙稚者……鞭挞绳缚,若待拘囚,彼视学舍如囹狱而不肯入,视师长如寇仇而不欲见。”
清曾国藩《湖口县楚军水师昭忠祠记》:“士飢将困,窘若拘囚。”
⒊ 拘束,束缚。
引唐韩愈《和归工部送僧》:“早知皆是自拘囚,不学因循到白头。”
宋王安石《寄丁中允》诗:“顾惜五斗米,无辜自拘囚。”
叶圣陶《李太太的头发》:“她又被更深的悔恨拘囚住,一时入于昏迷状态。”
1. 逮捕或扣押:拘捕。拘系。拘留。拘拿。拘囚。拘禁。拘押。
2. 限,限制:拘束。拘谨。不拘小节。
3. 固执,不变通:拘泥。拘礼。拘迂。
囚读音:qiú囚qiú(1)(动)囚禁:被~。(2)(名)囚犯:死~。
孝成皇帝承建业之基,乘征伐之威,兵革不动,国家无事,而大臣倾邪,欲专主威,排妒有功,使汤塊然被冤拘囚,不能自明,卒以无罪老弃。
爪牙重将,心膂谋臣,或顾眄以就拘囚,或一言而及菹醢。
’管仲拘囚,齐桓举为国相;冶长缧绁,仲尼选为密亲。
望殿下请勿优柔寡断,举棋不定,当飙发电举,麾兵西河,拘囚圣师,驱散弟子,问罪墨门,惩戒他家,聚揽士心,稳帖学宫,庶几不负君侯临别所寄之厚望重托也。
今读其文章,自内职牧始,安有瘴疠之叹,自退相守荆州,有拘囚之思。
至今拘袭者如拘囚,苦选者如苦逋,恐天下流离琐尾之状,无若南中诸弁之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