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
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城中,和汉阳龟山夹江相对,形势险要。由黄鹄山、殷家山、黄龙山、高观山、大观山、棋盘山、西山等(.好工具)七山组成。有黄鹤楼、胜象宝塔、岳飞亭、陈友谅墓、长春观、涌月台、黄兴铜像等名胜古迹。为武汉游览胜地。
引证解释:
⒈ 即黄鹤山。横亘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城中。与汉阳龟山隔江对峙。山形蜿蜒如蛇,故名。
⒉ 在陕西省宝鸡市西南。山多蛇,故名。
⒊ 《山海经》中的山名。
引《山海经·中山经》:“又东四百里,曰蛇山,其上多黄金,其下多堊,其木多栒,多橡章,其草多嘉荣,少辛。”
《山海经·海内经》:“北海之内,有蛇山者, 蛇水出焉,东入于海。”
网络解释:
蛇山 (武汉蛇山)
蛇山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长江东岸边。蛇山又名黄鹄(hú)山,绵亘蜿蜒,形如伏蛇,头临大江,尾插闹市。与汉阳龟山隔江相望,武汉长江大桥的东岸和汉阳龟山的西岸为一桥飞架的南北交点。蛇山长约1790米,海拔85米,宽约25—30米,山上古迹甚多,名胜也不少,均呈斜陡长狭形,形势十分险恶。 在长约2公里的山上,历代建有众多的名胜古迹,驰名的楼阁亭台有20多处,历代名人崔颢、孟浩然、李白、王维、陆游等10多人,均先后登临游赏,吟诗作赋,留下“寒花媚幽石,疏林带高阁”,“桃桦深处暖云浮,隔树红妆倚翠楼”等名句。
蛇
读音:shé,yí[ shé ]
1. 爬行动物,身体细长,体上有鳞,没有四肢。种类很多,有的有毒,有的无毒。以蛙、鼠为食,大蛇亦吞食大的兽类:蛇蜕。蛇行。蛇蝎。蛇足(喻多余无用的事物)。画蛇添足。
山
读音:shān山shān(1)(名)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高~。(2)(名)形状像山的东西:冰~。(3)(名)蚕蔟:蚕上~了。(4)(名)指山墙:房~。(5)(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