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
古代士遇父母或己有疾,撤去琴瑟,以示忧戚,或表示思静。《仪礼.既夕礼》:'有疾,疾者齐,养者皆齐,彻琴瑟。'贾公彦疏:'今以父母有疾,忧不在于乐,故[.好工具]去之。'后以'彻瑟'指临终。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士遇父母或己有疾,撤去琴瑟,以示忧戚,或表示思静。参阅《礼记·丧大记》“士去琴瑟” 郑玄注。
引《仪礼·既夕礼》:“有疾,疾者齐,养者皆齐,彻琴瑟。”
贾公彦疏:“今以父母有疾,忧不在于乐,故去之。”
后以“彻瑟”指临终。 清黄宗羲《毛烈妇墓表》:“彻瑟之日,信誓旦旦;下窆不践,更待何日!”
网络解释:
彻瑟
语出:《仪礼·既夕礼》:“有疾,疾者齐,养者皆齐,彻琴瑟。” 贾公彦 疏:“今以父母有疾,忧不在于乐,故去之。”后以“彻瑟”指临终。 清 黄宗羲 《毛烈妇墓表》:“彻瑟之日,信誓旦旦;下窆不践,更待何日!”参阅《礼记·丧大记》“士去琴瑟” 郑玄 注。
彻
读音:chè彻chè(形)通;透:~夜|~骨|响~云霄。
瑟
读音:sè瑟sè(名)古代弦乐器;像琴。现在所用的瑟有二十五根弦和十六根弦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