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梭鏢”。装有长柄的单尖两刃刀。
引陈毅《在志愿军司令部度春节·喜志司规模雄壮整齐》诗:“欣看装备军容盛,忆我曾长梭标师。”
自注:“一九二八年春,我曾任红四军十二师师长。该师五千餘人,仅有步枪百餘枝,餘尽梭标,人称‘梭标师’。”
杨朔《海罗杉》:“仗一结束,战士一色换上精良的武器,原来用的梭镖插满山头。”
梭suō(动)比喻不断来往:穿~|日月如~。
标读音:biāo标biāo(1)(名)〈书〉树木的末梢。(2)(名)事物的枝节或表面:治~不如治本。(3)(名)标志;记号:商~。(4)(名)用文字或其他事物表明:~上问号。(5)(名)给竞赛优胜者的奖品:锦~。(6)(名)旧时用比价方式承包工程或买卖货物时各竞争厂商所标出的价格:招~|投~。(7)(名)清末陆军编制之一;相当于后来的团。
密苏里是第一个允许在狩猎季节使用梭标投射器的州。
方法利用蟾蜍缝匠肌分离制备单一肌梭标本,使用空气隔绝法记录离体单一肌梭的传入放电,比较几种活血类药物对肌梭传入放电的影响。
现在是猎松鼠季节,不过梭标投射器也可以用于猎鹿、兔子和其它狩猎季节。
古时候,猎人们打猎通常都要使用梭标。
看到农民的梭标,他们阵阵发抖。
话音末落,一个狗腿子举起梭标朝这个干部扎去,一下子就把他的喉咙刺穿了。
我看着她跳向空中,然后梭标似地扎下去。
当发现为数不多的群众在开会时,他们就破门而入,当场把所有的人用梭标扎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