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望yuànwàng
(1) 怨恼忿恨
例怨望作诗,杀之有名矣。——《三国演义》例敢用是为怨望。——明·高启《书博鸡者事》英rankle⒈ 怨恨;心怀不满。
引汉贾谊《过秦论》中:“百姓怨望,而海内叛矣。”
唐罗隐《桃花》诗:“尽日无人疑怨望,有时经雨乍凄凉。”
《水浒传》第八九回:“宋江听了嘆道:‘非是宋某怨望朝廷,功勛至此,又成虚度。’”
曹禺《雷雨》第一幕:“她的眼光时常充满了一个年轻的妇人失望后的痛苦与怨望。”
怨恨、不满。
怨yuàn(1)(动)怨恨:~毒|~愤。(2)(动)责怪;埋怨:抱~|愁~|恨~|天怒人~。
望读音:wàng望wàng(1)(动)探望:拜~|看~。(2)(动)盼望、希望:期~|企~。(3)(名)名望:声~|威~。(4)(形)〈书〉怨恨。(5)(名)(~子)店铺标明属于某种行业的标志:酒~。(6)(介)对着;朝着:~我点点头|~他笑笑。注意“望前看”、“望东走”等处的“望”多写作“往”。(7)姓。(8)(名)农历每月十五日(有时是十六日或十七日);地球上看见圆形的月亮;这种月相叫望;这时的月亮叫望月。
无事便思有闲杂念想否。有事便思有粗浮意气否。得意便思有骄矜辞色否。失意便思有怨望情怀否。时时检点,到得从多入少、从有入无处,才是学问的真消息。洪应明
百姓怨望而诸侯有畔者,於是纣乃重刑辟,有炮格之法。
无奈窦穆等乍然失势,难免口出怨望之语,适逢显宗皇帝又是严明苛察之主,少不得轻轻一个罪名,窦穆父子兄弟俱在狱中断送了性命。
失意便思有怨望情怀否。时时检点,到得从多入少、从有入无处,才是学问的真消息。
此曹皆聚徒横议,怨望腹非,宜以之塞灾异。
你若是怨重地压榨着葡萄酒,你的怨望,在酒里滴下了毒液。
惟伯颜怙恶不悛,经马扎尔台屡次函劝,终未见从,反且任性横行,变乱国法,朝野士民,相率怨望。
蔡显的诗文集《闲闲录》写成后,被人说是有“怨望讪谤”之词。
“见其语言虚诈,兼有狼顾之相”,“料其心术不端”“料其居心浇薄乖张”,“显露心怀怨望,讥刺时事之意”。
有时为心中的郁积的火燃烧着,她的眼光会充满了一个年轻妇人失望后的痛苦与怨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