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明亮洁白貌。
引《汉书·天文志》:“元延元年四月丁酉日餔时,天暒晏,殷殷如雷声,有流星头大如缶,长十餘丈,皎然赤白色,从日下东南去。”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仿偟,咏左思《招隐》诗。”
唐陆龟蒙皮日休《寒夜联句》:“况闻风篁上,摆落残冻雪。寂尔万籟清,皎然诸靄灭。”
明谢谠《四喜记·佳期重会》:“冰轮乍皎然,正中天,懽娱不觉宵光半。”
⒉ 高洁貌。
引《后汉书·王畅传》:“蘧伯玉耻独为君子,府君不希孔圣之明训,而慕夷齐之末操,无乃皎然自贵於世乎?”
明方孝孺《袁安卧雪图赞》:“烈烈司徒,处困不折。志行皎然,与雪俱洁。”
⒊ 清晰貌;分明貌。
引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声律》:“抗喉矫舌之差,攒脣激齿之异,廉肉相準,皎然可分。”
唐孟郊《送孟寂赴举》诗:“浊水无白日,清流鉴苍旻。贤愚皎然别,结交当有因。”
清龚自珍《与江居士笺》:“所可喜者,中夜皎然,於本来此心,知无损已尔。”
李新《<红楼梦>新评》:“殊不知视妇女如珍宝之心,皎然如见,此不可为讳者也。”
皎jiǎo(1)(形)白而亮。(2)(Jiǎo)姓。
然读音:rán然rán(1)(形)对;不错:不以为~。(2)(代)如此;这样;那样:不尽~|知其~;不知其所以~。(3)(连)〈书〉然而:事情虽小;~亦不可忽视。(4)副词或形容词后缀:忽~|突~|显~|欣~|飘飘~。〈古〉又同“燃”。
怜此皎然质,无人自芳馨。出自:唐·白居易《咏牡丹》怜:怜爱。皎然:洁白。
大丈夫行事,当磊磊落落,如日月皎然晋书。
春深月朗然,皎皎然临水之北,悬于山之南。土方岁三。
怜此皎然质,无人自芳馨。
日月皎然井立,寂静欢喜,而我们终将独自归去。
何平叔美姿仪,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与热汤饼。既啖,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转皎然。
夜深眠觉温一壶四望皎然,你我对酌吟咏忽忆友此间,轻舟映明河寻他门前而返,乘兴去尽兴回枝头雪满此意满。乘物游心。
皎然认为钟嵘缺乏史识,又不是诗人,因而不具备批评家的资格。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
这样的遭遇,文士都觉得很光荣,皎然一生求名也就算是如愿以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