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map    Baidunews

邑庠


邑庠的词语
邑庠的意思

词语解释:

科举时代称县学为「邑庠」。

引证解释:

⒈ 明清时称县学为邑庠。

引《剪灯馀话·月夜弹琴记》:“到任三日,祗謁先圣于邑庠。”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宰悦,免成役。又嘱学使,俾入邑庠。”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五篇:“绅幼孤,而资质聪敏,年十三即入邑庠。”

国语词典:

科举时代称县学为「邑庠」。

网络解释:

邑庠

明 清 时称县学为邑庠。《剪灯馀话·月夜弹琴记》:“到任三日,祗谒先圣于邑庠。”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促织》:“宰悦,免 成 役。又嘱学使,俾入邑庠。”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五篇:“ 绅 幼孤,而资质聪敏,年十三即入邑庠。”
邑庠释义
读音:yì

邑yì(1)(名)城市;城镇:城~|通都大~。(2)(名)县。

读音:xiáng

庠xiáng(名)痒序;古代乡学的名称。


上一词语:入庠
下一词语:庠黉

词语大全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