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妄愚昧。
书疏中亦用为[.好工具]谦词。
⒈ 狂妄愚昧。
引汉王充《论衡·率性》:“尧舜为政,民无狂愚。”
明方孝孺《复郑好义书》:“僕甚悯之,甚厌之,每自省察或蹈其失,以为狂愚之归。”
康有为《大同书》戊部第一章:“此外频与欧美女子言之,皆笑吾之狂愚也。”
⒉ 书疏中亦用为谦词。
引《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臣以狂愚,不知忌讳。”
宋范仲淹《饶州谢上表》:“狂愚之诚,进多冒死。”
清吴敏树《与杨性农书》:“伏惟鉴其狂愚,少留意焉。”
狂kuáng(1)(形)精神失常;疯狂:发~|丧心病~。(2)(形)猛烈;声势大:~风|~奔的马。(3)(形)纵情地、无拘束地(多指欢乐):~喜|~欢。(4)(形)狂妄:~言。
愚读音:yú愚yú(1)(形)愚笨;傻:~人|~陋|~懦|~顽|~妄|~不可及|大智若~。(2)(动)愚弄:为人所~|~民政策。(3)(代)用于自称的谦词:~兄|~见|~以为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