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map    Baidunews

屏迹


屏迹的词语
屏迹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亦作"屏迹"。 2.避匿;敛迹。 3.犹隐居。

引证解释:

⒈ 见“屏迹”。隐迹。亦作“屏跡”。

引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及第后隐居》:“屏蹟邱园,絶踪仕进,守其至性,十有五年。”

⒉ 避匿;敛迹。

引《晋书·卞壸传》:“转御史中丞,忠於事上,权贵屏跡。”
《北史·拓跋景山传》:“法令明肃,贼盗屏迹,部内大清。”
唐吴兢《贞观政要·政体》:“王公、妃主之家,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屏跡,无敢侵欺细人。”

⒊ 犹隐居。

引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婆罗痆斯国》:“有一隐士於此池侧,结庐屏迹,博习伎术,究极神理。”
宋岳珂《桯史·尊尧集表》:“安石之屏迹金陵,弃置不召者十载。”
清赵翼《六十自述》诗:“十年屏跡卧江村,往事真堪目笑存。”

国语词典:

匿避。

网络解释:

屏迹

屏迹,亦作“ 屏迹 ”,汉语词汇。拼音:píng jì释义:1、避匿;敛迹。2、隐居。见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及第后隐居》:“屏迹邱园,绝踪仕进,守其至性,十有五年。”
屏迹释义
读音:píng,bǐng[ píng ]

1. 遮挡:屏风。屏障。屏蔽。屏藩(“屏风”和“藩篱”,喻卫国的重臣)。屏翰(喻卫国的重臣)。

2. 字画的条幅,通常以四幅或八幅为一组:画屏。四扇屏。

读音:jì

1.留下的印子;痕迹:足~。血~。笔~。踪~。

2.前人遗留的事物(主要指建筑或器物):古~。陈~。事~。史~。

3.形迹:~近违抗(行动近乎违背、抗拒上级指示)。

屏迹近义词
隐迹,
屏迹造句

高风夙著,佛化横飞,群盗屏迹而归农,奸吏闻风而去职。

辛弃疾这种铁腕也被指责为“黑打”,但效果也是立竿见影,湖北境内很快就“奸盗屏迹”,百姓拍手称快。

西汉大臣张敞是汉宣帝的亲信,“颇以经术儒雅文之”,担任京城的长官很称职,把首都治理得井井有条,令“盗贼屏迹”。

宗老此时不埋名屏迹,出山何为耶?宗子对曰余欲辅鲁监国耳。

“玉狼屏迹”就是源于此,成了宋代时所谓的“通渭八景”之一。

制驭王公、妃主之家,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屏迹,无敢侵欺细人。

此后他转任江陵知府兼湖北安抚使,依然采取严打措施,不惜使自己的行为类似于西汉的“酷吏”,效果自然显著,据说使奸盗屏迹。

岁饥,屏迹不过邻里,屑榆为粥,讲论不辍。

自是生屏迹戢身,不复与亲知相闻。

尤严治盗,莅任三月,诛戮近百人,莠民屏迹。


上一词语:紫微
下一词语:屏门

词语大全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