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宗时大臣牛僧孺、李宗闵的并称。
指唐朝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和以李吉甫、李德裕父子为首的两个宗派。
⒈ 唐文宗时大臣牛僧孺、李宗闵的并称。
引《新唐书·李逢吉李宗闵等传赞》:“僧孺、宗閔以方正敢言进,既当国,反奋私昵党,排撆所憎,是时权震天下,人指曰‘牛李’。”
⒉ 指唐朝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和以李吉甫、李德裕父子为首的两个宗派。
引《新唐书·李德裕传》:“﹝李逢吉﹞欲引僧孺益树党,乃出德裕为浙西观察使。俄而僧孺入相,由是牛李之憾结矣。”
宋陈善《扪虱新话·辨牛李之党》:“唐人指牛李之党,谓牛僧孺、李德裕也。 《新唐书》乃嫁其名於李宗閔曰:人指为‘牛李’,非盗谓何?虽欲为德裕讳,然非其实矣。”
1.哺乳动物,趾端有蹄,头上长一对角,是反刍类动物,力量很大,能耕田拉车,肉和奶可食,角、皮、骨可作器物:牛刀小试(喻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牛黄。牛角。
2.星名,二十八宿之:牛斗(指牛宿和斗宿二星)。
3.喻固执或骄傲:牛气。
4.姓。
李读音:lǐ李lǐ(1)(名)(~子)小乔木;果实球形;黄色或紫红色;是普通水果。(2)(名)(~子)这种植物的果实。(3)(名)(Lǐ)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