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剥夺,夺去。
引《史记·吴王濞列传》:“高帝王子弟各有分地,今贼臣鼂错擅适过诸侯,削夺之地。”
《晋书·姚兴载记下》:“且可削夺威权,使散居藩国。”
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九:“詔元昊在身官爵并宜制夺,仍除属籍。”
老舍《四世同堂》二三:“他并不去读他们的著作,而只觉得有了他们的著作才削夺了他自己发表作品的机会。”
剥削夺取。
1. 义同削(xiāo),用于一些复合词:削铁如泥。削足适履。
2. 减少;减弱:削减。削弱。
3. 除去:削职为民 。
4. 搜刮;掠取:剥削。
夺读音:duó夺duó(1)(动)强取;抢:~取。(2)(动)争取得到:~高产。(3)(动)作决定:定~。(4)(动)使失去:剥~。(5)(动)失去;脱漏(文字):讹~。(6)(动)冲:~门而入。
在这样的削夺中,能量场开始抖动,如果一个人的能量场的尺寸已扩展至能够感觉到媒体无意识的舞蹈的话那人会感觉非常地难受。
灵帝听信谗言,召回皇甫嵩,收回他的左车骑将军印绶,削夺封户六千。
仇士良遂因私藏兵仗之罪,被削夺官爵,籍没家资。
十月十九日,削夺了李敬业祖父李勣和父亲李震等人的官职,并将李勣的坟墓也挖了,撤消李氏赐姓,恢复徐姓。
心头有了主意,辰阳色声不动的又坐回到真皮沙发上,同时暗中操作一号交易室的法则,削夺这清秀道士一身的法力。
在地方,则削夺节度使权力,以文臣为知州、知县;废除“留州”。
在后世史料中,从洪武二十六年朱元璋削夺锦衣卫大权,一直到永乐大帝重振锦衣卫,这段期间有关锦衣卫的记载是一片空白。
皇上近年来提拔寒门将相,惩贪腐,任循吏,步步削夺士族重权。
践祚后,削夺藩镇兵权,但也无法撼动夏州人世袭制度,只能“许之世袭”,循此逻辑,夏州,经由几代人的时间,一直成长为大宋时期李元昊建立的西夏国。